怀让磨瓦,丹霞劈佛——通过几位现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实践谈“反”的方式的运用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dao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的方式主要反映在对原本存在的观念或事物的损毁和破坏上,具有颠覆或否定的意思。有两则禅宗故事:怀让磨瓦与丹霞劈佛,两位高僧的反叛行为与说教,就已经让我们领略了这种表达的高妙。一般的创造都伴随着破坏性的“反”,毁灭力和创造力是并存的,“反”的方式多种多样,现当代以来这种方式作为艺术家表达思想观念的一种方式被频繁运用,出现了丰富多样的表达,有暴力的摧毁式,有睿智的否定式,有冷默的缺席式和貌似轻松的幽默诙谐式,等等。“反”充满了戏剧性,新奇而又极具力量感,相对于以“构建”式为主的传统艺术,破坏性的反的方式本身就携带着意义。本文通对过几位现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实践进行举例分析,阐述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如何使用“反”的方式进行思想观念的表达,手法之新奇,方式之多样,让人啧啧称赞。
其他文献
本文是以声乐教学艺术作为出发点,在声乐教学凭借个人感性经验进行的基础上,强调对其进行理性化建设。以期使声乐教学活动本身能够集科学性、情感性、即时性、艺术性于一身。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民国时期新女性画家。   第一部分,阐述了民国时期新女性画家活跃的原因及背景。妇女解放运动、女子美术教育、“美术救国”思想的影响,使得当时的新女
学位
期刊
本文是对我的创作实践的理论阐述。  文中主要阐释作者毕业创作实践过程中的思考,立足于符号学视野,对“树”这一概念进行“意指”分析,力求跳出“树”这一概念在大众文化中习
期刊
随着体验经济这一全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意识逐渐从物质走向精神,从硬体走向软体,从理性走向感性。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设计理念,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和体验经济下人们
中国油画语言在新时期第一个十年发生转变,与“新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油画语言发生转变的原因在于,文革美术坚持的“文艺从属论”等创作观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