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即新股首次公开发行,是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研究表明在IPO过程中存在抑价、IPO长期表现欠佳、IPO火爆的发行市场三大异常现象。对于IPO上市后首日收盘价高于发行价的现象,称之为IPO抑价。经过对IPO抑价半个世纪的探索,学者们发现产生抑价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新股发行价过低,即从理性的角度解释的抑价;二是新股上市首日过度反应,即从非理性的角度解释的抑价。鉴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来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抑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级市场折价还是二级市场上的高估;对IPO抑价产生主要影响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作为高科技的受市场热捧的行业与其他行业在抑价市场及影响因素方面是否存在区别;创业板新股在上市后股票价格是如何表现的,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及其他行业在股价表现上的区别。首先,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和行为金融理论,从IPO定价的合理性出发,探寻创业板作为新的交易板块引起抑价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一级发行市场还是二级交易市场,并进一步分别选取相关市场的解释变量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创业板IPO抑价的形成机理,对新股发行的有效性提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其次,本文研究了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在IPO抑价产生市场和影响因素的区别,更深入地揭开了受市场热捧行业IPO抑价的独有特点。最后,本文对创业板IPO后60个交易日的股票价格走势进行了分析,对IPO的持续影响和后续表现分行业做了研究,重点研究了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行业,为拟在新股上市短期内进行投资的投资者提供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