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俄语教育史(1708-1949年)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的特殊学科。外语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以形成学校性质的组织为前提,通过有计划的教授而学习外语。我国的外语教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近代教育正是发端于外语教育。中国俄语教育是中国外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最早的俄语教育始于1708年的俄罗斯文馆,早于中国大陆其它欧洲语言教育近150年,至今己走过了近300年的历程。 俄语作为中俄间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的媒介,在中俄关系史上占重要地位。研究中国俄语教育的发展历程,探讨中俄文化交流轨迹,不仅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而且有助于我国外语教育的整体研究,从而促进当今的俄语教学进一步发展。 《中国俄语教育史》(1708-1949)是一部系统论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俄语教育发展史的论文。全文以中国俄语教育自身发展为轴心,阐述俄语教育创办、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展现中国俄语教育特点及其对社会和外语教育的影响;研究和总结各个历史时期对俄语教育作出贡献的一些人物的教学、科研,历史地、客观地评价他们对俄语教学的功绩及在俄语教育史上的地位,贯穿于中国俄语教育发展的主线,从而勾勒出中国俄语教育发展的脉络。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陈述论文的选题意义,回顾该论题学术研究的历史,概述已掌握的材料和论文研究的方法;第二章主要阐述我国第一所俄语学校——俄罗斯文馆的创立、发展、衰落的全过程和中国学生学习俄语的第一本教科书;第三章主要论述京师同文馆的俄语教学以及同文馆推动下的地方俄语教育,进而论述近代第一个新学制颁布后各级各类学校的俄语教育和清后期的留俄教育;第四章综述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外语教育发展,详细介绍这一时期各级各类学校的俄语教育情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俄语教育另辟章节);第五章研究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初至新中国成立前在艰苦条件下创办外语学校,加强俄语教育,培养俄文干部人才的历程,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俄语教育特点、培养俄语人才的特别模式。
其他文献
本文对近代型博物馆的合法性进行了探讨。文章以近代两欧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对主义哲学观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性理论,独到地揭露出近代欧洲博物馆在实现普及知识,保存文化
农业是古代意大利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尤其是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农学家和农业经营管理者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农业管理经验。笔者对这一时期的农业管理思想进行了研究,正
从19世纪初期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英国开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过程。到维多利亚时代末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英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经历了农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