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自适应PSA制氧控制实验平台研究

来源 :军事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SA制氧技术成熟,产氧纯度较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广泛应用于高原制氧方面。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和空气密度降低,PSA制氧设备的产品气氧浓度和产氧量等指标也随之降低。针对此现象,变海拔工况的携运行式制氧设备由于使用地点不确定,无法在每次使用时对其最佳工艺参数进行实验测定,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根据不同海拔高度自动调节工艺参数的制氧控制系统,使携运行式PSA制氧设备每次运行时都能在最佳工艺参数的条件下产氧,实现高原自适应。本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内容:(1)PSA制氧实验平台的设计与搭建。基于典型的Skarstrom循环流程采用了两塔五步PSA制氧工艺流程,包括加压吸附、均压降、解吸、反吹冲洗和均压升步骤;对PSA制氧实验平台进行了结构组成设计,完成了分子筛的选型与用量计算、吸附塔的设计、主要部件的选型等,确定了吸附床直径为87 mm,有效高度为380 mm,高径比为4.37;对PSA制氧实验平台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PLC控制单元设计、空气压缩单元设计、信号检测单元设计、制氧单元设计和HMI单元设计等;(2)高原环境下PSA制氧工艺参数对制氧效果影响的研究。首先分析了高原环境特征中低气压对PSA制氧效果影响的机理;其次通过高原模拟实验研究了高原环境下工艺参数对PSA制氧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产品气氧浓度低于上限值之前,增大进气量可以有效提高产品气氧浓度;产品气氧浓度随吸附时间和均压时间的增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存在最优的吸附时间和均压时间,且最优吸附时间和最优均压时间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增大;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进气量、吸附时间和均压时间中单个因素会对PSA制氧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外,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会对PSA制氧效果产生显著影响;(3)高原自适应PSA制氧控制方案的研究与实验。基于工艺参数对PSA制氧效果的影响规律,设计了进气量控制、吸附时间控制和均压时间控制的单一参数控制方案和多参数混合控制方案,结合PID控制算法编写了控制程序,并对该控制程序进行了高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进气量控制的单一参数控制方案,在海拔4000 m及以下可使实验平台的产品气氧浓度达到90%以上,最高可提升12%左右;运用吸附时间控制的单一参数控制方案,在海拔2000 m及以下时可使实验平台的产品气氧浓度达到90%以上,最高可提升7%左右;运用均压时间控制的单一参数控制方案,在海拔2000 m及以下可使实验平台的产品气氧浓度达到90%以上,最高可提升4%左右;运用多参数混合控制方案,在海拔5000 m及以下可使实验平台的产品气氧浓度达到90%以上(海拔5000 m时产品气氧浓度可达91.14%),最高可提升20%左右,高原自适应效果显著;(4)高原自适应PSA制氧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分析。通过引入模糊理论,结合T-S门和故障树分析,利用T-S模糊故障树对高原自适应PSA制氧控制实验平台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各底事件的故障模糊概率,可计算出实验平台故障的模糊概率;通过计算得到了各底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关键重要度,从中可以找出制氧平台的薄弱环节为参数调节不准、通讯故障、分子筛受潮和失效、变频器故障等,平时需要对这些环节加强检查和保养,同时可根据重要度顺序编制安全检查表,为实验平台的故障诊断和确定安全防范措施的顺序提供了依据。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单一工艺参数控制和多参数混合控制的高原自适应制氧控制方案,并在低压氧舱中进行了高原模拟实验,验证了制氧控制方案的高原自适应效果,为携运行式PSA制氧设备随海拔高度上升产品气氧浓度下降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对携运行式PSA制氧设备的研制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理,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在当前媒介生态发生巨变的环境下,如何用马新观来指导新闻舆论工作实践?本期“前沿报告”约请专家选取马新观的一些经典观点,分析其当代启示。其中既有现有马新观研究中尚未被重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有对经典观点更深入全面、贴近新时代的探讨。从
期刊
非民族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工作一直以来是重点也是难点,辅导员作为这一项工作的实施主体任重道远。本文基于这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典型案例,通过识别问题类型与主要成因,详细分析、阐述帮扶过程与成效,探讨帮扶启示与帮扶过程中辅导员的主体作用,得出辅导员工作中“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体系”和支撑这一体系的“辅导员能力的动态配置”,对高校进行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意义。
<正>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但一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学起来常常感到枯燥乏味、比较吃力。但汉语拼音又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拼音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他们之后的学习,所以教师教学汉语拼音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把看似枯燥乏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生动有趣的师生互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
期刊
Jatigede大坝修建在Cimanuk河上,坝型为黏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10m,电站装机容量110MW。根据大坝安全监测相关规范要求,工程监测项目包括外部监测和内部监测两部分。为充分考虑施工填筑进度对内观仪器埋设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充分保证仪器设备的埋设成功率,保证正常监测大坝运行期间的工作和安全状态,文章从监测施工对此展开研究,供参考。
柱塞杆与座零件形成的摩擦副,制造过程中极易造成该位置过度变形,导致异常磨损以及泵性能失效。因此,有必要分析轴向柱塞泵球面摩擦副制造工艺过程。以制造工艺对摩擦副的应变为研究对象,利用应力应变的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压配过程和冲头工装对摩擦副结构的影响,以及变形后摩擦副间隙内的流场力分布情况,得出工艺参数应选择适当的应力值(数值800~1000N),并选用约60°结构的冲头工装执行冲铆工序的结论。通过有限
针对工业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在传热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复杂程度,这种复杂性造成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效率较低的问题,该文以六分型螺旋折流板工业换热器为例,提出基于多元逐步回归的六分型螺旋折流板工业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该型号换热器的传热计算分析,计算换热器传热特性,依据分析结果,然后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对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实施测定优化,基于测定优化结果,获取换热器出口温度传递函数,从而构建模糊控制
以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二元对立的视野诠释“五四”和中国近现代史,具有一定局限性。世界文艺复兴运动从来都是“多个”的。它不仅包括不同国家对现代性道路的多元诠释,也体现了现代转型内部复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构造。1930年代以后围绕“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的检讨与论争中,一条被忽视的线索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被理解为“一开始就是具有左翼倾向的运动”。在此视野下,中国的文艺复兴汲取世界各民族国家特别是俄国的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其结合了文字、线条、图片等多种元素,以形象的图示展示知识点间的联系,还可以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梳理和记忆。因此,教师要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将其运用到科学教学中,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灵活地运用图形工具来展示自己的思维,将所学内容内化于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体医融合”是指通过打破体育与医学学科之间的界限,将两者最先进的理论理念和最有效的实践经验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衔接。是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常州市体医融合管理的现状、模式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方式,通过学习体医融合管理的研究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了解常州市的体医融合工作开展情况和管理工作开展情况;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掌握市民、管理人
引导居民通过慢行、公交方式完成短距出行,利于缓解交通问题。居住片区作为出行的重要起讫点,其路网组织与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我国传统封闭大院式住区导致支路网不完善,车本位的交通发展模式对慢行考虑不足,上述因素导致慢行、公交出行体验不佳。近年来,我国开始推广小街区模式的居住片区,并注重片区内公交、慢行系统的建设,以引导居民绿色出行。我国对此开展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成果,但仍存在不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