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度发展的经济带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产品已经从满足人们日常温饱的基本作用,拓展到要满足人们营养均衡、健康安全的全方位需求。在国际贸易中,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量不断增加,同时国际贸易中农产品质量的标准也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大市场的宏观背景下分析农场品的需求量是不断上升的,然而在这种前提下,我国的农产品供情况却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尤其是近年来频发的农产品安全事故,伤害了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心。农业龙头企业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跑者,是发展现当代农业的火车头,能够有效的控制盒改善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在确保消费者安全健康、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提高农产品国内外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黑龙江是农业大省,黑龙江垦区现拥有上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79家,其中包括省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18家,例如:完达山乳业、九三油脂工业集团、大庄园肉业、大众肉联等。总体上看,黑龙江垦区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趋势好、生产能力大,但是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大量国外农产品涌入国内市场,要想保持住黑龙江垦区农业龙头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确保产品的优质是关键,实施适合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保证。本文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在总结了国内外农产品质量控制的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入手,首先介绍了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农产品供应链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研究黑龙江垦区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选取了10家垦区和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分析对象,分析了其经营发展现状,以及农产品质量控制的现状,指出了其产品质量控制存在产前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滞后、生产环节质量压力大、质量安全体系检查体系不够完善等主要不足。再次,本文基于供应链角度从农产品的料供应质量控制、企业主体质量控制、政府及消费者的质量控制三个角度入手,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选取充分考虑了农业龙头企业的特点与农产品质量控制的特殊性,选出了5个一级评价指标:农民(基地)农产品质量控制、企业内部农产品质量控制、市场竞争优势、企业的创新能力、消费者的质量监控,及15个二级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选取的10家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分析评分,明确了目前黑龙江垦区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差距。最后,提出改善黑龙江垦区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质量控制相关对策,为政府制定政策,为企业如何提升自身农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