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我们在享受快捷便利的资讯同时,也在信息泄露方面不胜其扰。由于受到利益的驱动,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大量产生,个人信息泄露现象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个人信息除了财产性特点,也是包含隐私权在内的人权的一种体现。因此,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是社会发展对人权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个人基本权利保护的新课题。《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规定,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有力的提升了刑法遏制犯罪的功效。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是公民个人信息的界定。笔者首先对个人信息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个人信息即能够识别某个特定个人并与其有关的信息。其次,从个人信息的主体性、对象性和财产性三个方面对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死者能否成为个人信息的主体以及如何判断个人信息的可识别性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是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价值诉求。一方面,个人信息刑法保护具有必要性。个人信息权利作为基本人权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安全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方面,个人信息刑法保护具有可行性。各国和各地区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围已成普遍做法;同时,我国在一些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已经形成了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分散的、间接地法律保护。第三部分是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个罪问题。笔者首先围绕《刑法修正案(七》中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罪名争议展开讨论,在认同两罪名说的基础上,将该罪名表述为“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其次,对犯罪主体的范围进行界定,对法条中的“等”字如何理解以及犯罪主体是否仅限于“公权力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讨论。最后,对犯罪客观方面中“情节严重”的衡量标准进行阐述。第四部分是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例外,即人肉搜索入罪的困境。笔者通过对人肉搜索现状的分析和人肉搜索入罪的争议,提出人肉搜索入罪所面临的困难。人肉搜索词义的模糊性、人肉搜索行为犯罪化在刑法理论上失据以及人肉搜索入罪在可操作性层面的失败都不可避免的决定了人肉搜索入罪缺乏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研究形态,新闻语言在经历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不同媒体的发展阶段之后,不同表现形态的新闻语言之间各司其职、并行不悖,虽偶有竞争却也无伤
摘要:物联网是互联网功能的扩展与延伸,是社会信息化的深化与发展。物联网的发展具有深厚的信息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技术基础,有着强烈的社会需求;物联网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
自2005年开始,自闭症病患被列入了我国残疾人目录,其数量也随着残疾人的总体数量在我国的发展而越来越多。尽管自闭症的成因不能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每一例自闭症儿童病例的
对理想的台阶形状叶尖(原始叶尖)做模拟,在间隙网格稀少的时候,不仅不能将泄漏气体在叶顶靠近压力面侧分离区(维纳收缩)模拟出来,而且计算的泄漏流量值偏高.在实际情况下,往
桥连是SMT中的重要缺陷,所以,需要对其发生原因进行解析,并且针对原因进行工艺控制。 Bridge is an important defect in SMT, so, need to analyze its causes, and for pr
阿克苏诺贝尔Interpon粉末涂料发布了最新的“新西兰色彩”系列,简化客户的色彩选择。
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国也难以幸免,特别是纺织业出口受到重创,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出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大量中小企业倒闭,纺织出口企业的生
服刑人员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对其权利的保护容易被人们对服刑人员的憎恶所取代;《监狱法》作为刑事执行领域的重要法律,也越来越因自身规定的滞后性与矛盾性而广受诟病。本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发以来,市场经济不断蓬勃发展,客观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会计准则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资产减值会计设立的目的是期望
中国60岁以上的失能以及半失能老人将近4000万人,农村失能老人的生活保障问题较为突出,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他们生活比较艰难,并且生活不能自理,这样一来养老成本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