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微粉是生产硅铁合金的过程当中由矿热电炉中的高纯石英、焦炭以及木屑还原生成的副产物。目前,硅微粉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和耐火材料浇注料可实现部分应用,但用量有限、利用价值也较低。大部分工厂处置硅微粉的方式主要是堆放。不仅占用了大面积的地皮,而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提高硅微粉的资源化利用范围和水平对固体废弃物的减少和降低环境污染具有积极的意义。本论文以硅微粉为原料,对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无定型二氧化硅的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产物无定型二氧化硅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对无定型二氧化硅与二氧化钛复合及制备硅溶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了硅微粉原料对所制备的硅酸钠溶液及无定型二氧化硅的染色原因和消除措施,认为硅微粉长期堆积产生的有机质是染色原因,硅微粉原料焙烧可使有机质脱除,从而消除致色。以硅微粉焙烧后白度为评价指标,焙烧最佳条件为:焙烧温度700℃,焙烧时间3h。硅微粉焙烧后白度从47.77提高到72.86。研究了以硅微粉焙烧料(700℃)为原料,通过氢氧化钠碱溶制得硅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呈无色透明状,含Si O218.16g/L,Na2O10.84g/L,模数2.41。碱溶过程优化条件为:硅微粉焙烧温度700℃,碱溶温度90℃、Na OH用量3.5g/10g焙烧料、液固比8:1及碱溶时间40min。研究了硅酸钠溶液与硫酸反应(酸析)制备无定型二氧化硅技术及表征。酸析过程优化条件为酸析温度70℃、陈化时间2h、滴定终点p H值8、硫酸浓度2mol/L。优化条件下所得无定型二氧化硅产物中Si O2含量为96.06%,白度90.2,粒度分布在2μm~20μm,比表面积417.2 m2/g,孔容为0.405cm3/g,孔径为3.801nm。二氧化硅回收率为99.79%。并对酸析过程制得无定型二氧化硅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无定型二氧化硅产物与二氧化钛颗粒的复合及利用无定型二氧化硅制备硅溶胶进行了探索实验研究。表明所得Si O2-Ti O2复合颗粒初步具有和钛白粉相似的颜料性能,Ti O2颗粒在Si O2颗粒表面形成了包覆结合。制得硅溶胶呈乳白色悬浮液,性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