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日趋完善,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人们开始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意识不断加强,由此体育人口数量日益增多,体育需求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是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不足日益凸显,可供大众安全高效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十分匮乏。中小学拥有丰富的体育场馆设施,如果能合理安排推进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对缓解公共体育场馆资源不足有着积极意义。武汉市政府和教育局在2017年正式宣布开放120所中小学的体育场馆向外开放,武汉现有的标准体育场馆2573个,而中小学就占据了70%的总量,中小学体育场馆数量多,地理分布广,深入武汉大部分社区,提供了极大的交通便利,如果能积极合理开放这些中小学体育场馆,有效地将这些体育场馆利用起来,无疑能显著缓解武汉市民人均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但目前,中小学体育场馆面临整体资源单一、规章制度不完善、专业管理人员不充足以及维护资金较少等一系列困难,这些问题亟需我们去关注并解决。随着互联网科技的急速发展,分享经济概念深入人心。分享经济注重闲置资源的再利用,强调使用权非拥有权。武汉拥有大批闲置的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如果能积极充分利用好这些闲置的体育资源,必能极大提升武汉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丰富群众体育场所活动空间的选择。本文以武汉市中小学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情况为研究对象,从120所已对外开放的中小学中抽取19所作为样本,对其开放时间、开放项目、开放目标、管理人员等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立足于分享经济的视角审视其对外开放中存在着的问题,利用分享经济的耦合效应原理探讨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和城市居民的体育锻炼需求之间的时间、地理环境、运动行为等要素之间高效耦合的实施条件,并从政策、资金、技术、宣传、执行等层面提出有效对策,整体措施如下:1.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出,鼓励更多中小学对外开放体育场馆。2.积极构建互联网平台,提供高效迅捷的信息沟通平台。3.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厘清双方责任。4.扩大校园体育不足的社会关注度,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校园体育的建设当中。5.完善安全保障,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极大限度减少因对外开方而导致校园安全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