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临床体会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跟腱断裂修补术后感染常导致跟腱部皮肤缺损,跟腱外露。临床处理起来比较棘手。我们将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应用于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病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为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治疗提供一个崭新的方法。   方法:   选取从2009年1月到2010年7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例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感染创面后,用中厚皮瓣游离植皮术或行局部旋转皮瓣技术覆盖皮肤缺损处。术后进行6~18个月的随访,采用国际通用的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估术后效果。   结果:   8例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平均使用VSD技术1.5次,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7天。对患者进行6~18个月不同时间的随访,根据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获优7例,良1例。优良率100%,无创面再次裂开或感染。   结论:   跟腱断裂的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切口感染,由此引起的局部皮肤缺损比较常见。传统的治疗方法由于清创时间长,感染控制不彻底,肉芽生长缓慢等常常导致皮瓣覆盖或植皮失败,从而使治疗时间延长,跟腱坏死的风险增加等。应用VSD技术治疗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增加了皮瓣覆盖及植皮的成活率,而且相对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我们认为在治疗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过程中,VSD技术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通过对颅外脑动脉支架术后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1年的随访,比较两种抗血小板药物的效果。方法:颅外颈动脉症状性狭窄>50%或无症状性狭窄>70%,或症状性后循环颅外段动脉狭窄>50%的患者62例入选,在局麻下行支架置入术,术后均予以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100mg/d及氯吡格雷75mg/d)治疗1个月,其后改为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观察1年内并发症,血管事件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随访
互文性又被称为“文本间性”,其最早由法国文学评论家克里斯蒂娃于20世纪60年代将其理论化.互文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批评概念,看似简单,却广泛被应用于文学批评中.我国秦海鹰教
目的:研究流产绒毛染色体非整倍体及其双亲染色体着丝粒点(Cd)结构变异和着丝粒蛋白(CENP)表达情况,探讨子代非整倍体形成及其双亲染色体Cd结构变异和CENP表达的关系。方法: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