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是城市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环节,而从保护规划落实到具体的规划实施,目前仍存在难于监管、难于控制、难于执行等问题。保护控制导则作为保护规划过渡到空间形态控制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具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兼备城市设计对空间设计的引导性,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太原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督军府-钟鼓楼片区是太原府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面临着我国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如建设性破坏、蓝图式规划等;另一方面也由于其特殊的时代和地域背景,文化遗产碎片化分布等。在太原府城保护整治综合规划编制的契机下,通过对保护控制导则体系的研究,对督军府-钟鼓楼片区和府城内的其他历史街区提供编制控制导则的范本。本文首先通过对于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控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以20多个表格的形式对保护控制的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梳理。建立起以历史风貌原真性、场所精神延续性、分级保护可控性、持续发展整体性为原则的历史街区保护控制体系,并明确保护控制导则的编制成果体系与图纸表达。保护控制导则的编制成果包括规划文本、总图图则、分图图则和说明书共四部分,并对各图则的规范化表达提出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针对历史街区保护控制要素进行研究,通过对北京、天津、上海历史街区和法国建筑、城市、景观风貌区保护实践案例的分析,构建保护控制要素库,其中包括保护区划范围界限、建筑形态要素、公共空间要素和景观标志与场所四大类要素,并细分到小类,从而有效界定控制引导要素的具体内容,并对要素控制的原则和图则表达提出具体的要求。最后,该保护控制体系将被应用到督军府-钟鼓楼片区,针对督军府-钟鼓楼片区自身的特点进行调整,提取适宜的保护控制要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控制策略,绘制控制图则样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