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企业体制改革的发展,董事会角色有了重大转变,从原先的无足轻重单元发展到如今的重要决策实体。因此,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董事会的探讨十分活跃,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过去,学者们一般通过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这两条路径来探讨董事会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其中,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路径的学者,主要考察董事会监管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因为这些学者将董事会看作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董事会的职能是代表股东利益,并监督管理层。另外,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研究路径的学者,主要考察董事会的资本(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等)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因为这些学者将董事会看作是资源提供者。董事会结构对公司战略影响的研究曾一度比较冷清。近年来,随着董事会对总体战略影响的日益增强,学者们开始重视董事会结构对公司总体战略决策和实施影响的研究。但是,董事会结构对公司战略影响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都较缓慢。尤其在我国,关于董事会结构对公司战略影响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总体来说,这些研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选取的行业太窄,不能普遍说明问题;选用的指标过于单一,影响到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当理论界与实务界一致认同,战略发展对公司的成长、中小公司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发挥的作用都日趋重要的今天,全面而综合地探讨中小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公司战略的关系,董事会怎样影响多元化战略决策,这便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研究话题。因此,本研究深入到公司绩效的背后,探讨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对多元化战略的影响,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小公司董事会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完善其董事会结构。本文选取2008-2011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对多元化战略的影响。结果显示:董事会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多元化战略的影响为正;董事会成员的平均年龄对多元化战略有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与女性董事比例对多元化战略的影响不明显。基于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提出五大对策建议:①合理优化董事会规模;②提高独立董事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③优化董事会年龄结构与女性董事比例;④董事会结构建设应与多元化战略相匹配;⑤董事会结构建设应有一个宽松的法制环境。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首先,是选题上的创新。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董事会的研究愈加重视,但是,董事会结构对公司战略影响的研究曾一度被学者们忽视。很少有学者会定位于中小企业的情境来探讨董事会与战略问题,更少会细化到研究董事会结构与多元化战略的关系。本文则定位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研究董事会结构与多元化战略的关系,更能反映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多元化战略关系的现实情况,也有利于完善中小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结构。其次,是实证变量选取上的创新。笔者在研究时,采用的董事会结构变量已尽量纳入了国内外学者曾研究过及较少涉及的变量,特别是董事平均年龄这一指标在以前的研究中几乎没有涉及。董事会成员的年龄段不同,他们所持的意见和决策倾向会有所差别,年轻化的董事会做事效率和冒险精神在理论上都应好于老年化的董事会,这必将影响公司多元化战略的选择与实施,将该变量也纳入研究范围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实证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