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但因为先天原因或后天无法治愈的组织损伤,有数以万计的人遭受着失明的困扰。而随着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仿生学等学科的发展,人工视觉假体为盲人恢复视觉功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即在视觉通路中植入微电极阵列从而诱发盲人的光环视感受。微电极技术的发展使在人体植入电极成为可能,国外的植入案例也证明了人工视觉代替方案的可行性。按照电极植入位置不同,视觉假体又分为视皮层假体、视神经假体以及视网膜假体。但它们的系统构成是相似的,都需要体外图像处理模块完成图像的处理和编码功能,再将信息发送给无线发射模块,经由后者传输至体内,最终电极完成对视觉组织的刺激。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DM642处理芯片的ICETEK-DM642-B板平台,它的高性能DSP芯片可以完成视觉假体的实时图像处理以及编码。接下来探讨了视觉假体光幻视阵列的特征,据此提出应用于视觉假体的实时图像处理策略并提供相应的处理结果。同时,本文参考电极刺激脉冲参数和光幻视点特征之间的关系,根据国外研究小组的人体电极植入实验结果,初步建立了一个模型来实现图像处理结果和最终刺激电流的对应,并按照刺激器要求的格式将输出信息编码,发送给无线发射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