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某诉常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评析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ban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制度与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都具有平衡双方利益、减少损失、保障交易安全等作用,至今已经被许多国家及地区借鉴和效仿。鉴于该制度蕴涵的巨大优越性,我国《合同法》也确立了不安抗辩权制度和预期违约制度。不安抗辩权是指在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不能够履行合同或者可能产生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在对方不能够提供充分保证或者恢复履行合同能力的情况之下,有权利中止合同;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以言语或者行为表明将不履行合同主要债务。当双务合同中的一方存在有无法履约的风险时,另一方就可以使用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有效应对变故,从而减少自己的损失,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研究该项制度是非常具有价值意义的。本文通过引入案例来探讨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完善与发展问题。在本文所评析的苏某诉常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其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两个:预期违约的判断标准与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本文在结合我国关于不安抗辩权、预期违约的法律规定以及学术界相关观点的基础上,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了常某口头提出加价这一行为不构成预期违约及苏某不应当行使不安抗辩权的结论。最后,针对我国不安抗辩权制度与预期违约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包括:完善预期违约举证责任制度,明确预期违约撤回权制度,完善不安抗辩权举证责任制度以及完善禁止滥用不安抗辩权的相关规定。
其他文献
建筑语言应该是存在的,否则建筑艺术就无法发展,在每个历史时期,建筑语言都呈现出变化和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四个层面向读者介绍了建筑语言的客观存在和实用意义.
随着经济化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规模增大、社会财富增多以及人口越来越密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频繁发生,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同时对受灾地区、受灾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对我国政治、经济事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社会稳定。其中,充足的应急物资是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抗灾”胜利的关键。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物资能否高效、快速地配送到需求点将直接影响到“战灾”成败。因此,应急物资分配方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最近几年以来在法院执结案件的过程中适用越来越广泛,这一制度不但高效率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也为摆脱执行难的困境、节约司法资源提供了新思路。该项制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工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导向,同时也是建筑业朝着信息化、标准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之而来的BIM技术所具有的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社团面临社员的任聘危机,各种问题不断出现,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文化氛围处于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如不对其加以改革指导,学生社团的工作会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