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液接枝掺混法制备ABS树脂,仍是当今制备ABS树脂最为常用的方法。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是胶乳粒径的放大技术,本文分别通过种子乳液法和附聚法,分别制备了单粒径分布和双粒径分布的集成胶乳。其中单粒径分布的集成胶乳粘度远低于聚丁二烯胶乳的粘度,在胶乳接枝反应的过程中,提高了苯乙烯和丙烯腈单体在乳液反应体系中的传质与传热,使乳液体系的稳定性提高,提高了工业化生产的安全性,有利于工业上大规模生产。双粒径分布胶乳的制备,生产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提高了企业的盈利水平。集成胶乳制备的ABS树脂具有较为优异的性能,其抗冲击性能、刚性都大于聚丁二烯胶乳制备的ABS树脂,所以通过两种方法集成胶乳制备的ABS树脂有较强的工业化应用情景。本文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为聚合单体,制备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集成胶乳。通过核磁谱图、红外谱图、DSC谱图可得知,制备的产物为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无规共聚物,并非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者的均聚物或两两的共聚物。通过单体配比的调节,三元集成胶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范围是-83.13℃~-45.41℃,通过调节单体配比,也可调节三元共聚物的凝胶含量,凝胶含量的范围为60.08%-82.46%。对于单粒径分布的集成胶乳,考察了乳液体系中种子、初始乳化剂、补加乳化剂、电解质等因素对胶乳粒径的影响,通过调节上述影响因素,制备了粒径为300nm左右的、单峰分布的三元集成胶乳。在该反应过程中引入大分子乳化剂,制备了粒径为400nm左右的、单峰分布的集成胶乳。对于双粒径分布的集成胶乳,在反应后引入大分子乳化剂,考察大分子乳化剂的用量、粒径放大时间、温度、转速等条件对胶乳粒径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大分子乳化剂的用量为1%时,附聚时间为1h时,胶乳的平均粒径达到300nm以上。在胶乳的接枝苯乙烯、丙烯腈的反应中,采用过氧化氢异丙苯-硫酸亚铁氧化还原体系引发聚合反应。集成胶乳的接枝率与聚丁二烯胶乳的接枝率相当。通过接枝粉与SAN树脂的掺混,经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等步骤,制备出ABS树脂。通过仪器化冲击试验仪,研究了ABS树脂的在冲击曲线下的韧性因子和刚性因子,结果发现两种粒径分布的集成胶乳制备的ABS树脂的韧性因子、刚性因子大于丁二烯胶乳制备的ABS树脂,表明集成胶乳制备的ABS树脂的综合性能较为优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双粒径分布的橡胶粒径增韧效果要优于单粒径分布的橡胶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