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1型和2型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比较正常和糖尿病及不同浓度、时间米诺环素治疗后大鼠视网膜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差异,观察及研究米诺环素治疗的最佳浓度、时间;比较正常和糖尿病及米诺环素治疗后大鼠视网膜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差异,分析与研究糖尿病视网膜微环境改变的分子机制,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可能原因,为DR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给Wistar大鼠灌胃脂肪乳10D,记录饮食、饮水、体重变化,用毛细血管法和正糖钳技术判定胰岛素抗性。同时测定血清中空腹血糖、丙二醛(MDA)和游离脂肪酸(FFA),四氧嘧啶大鼠腹腔注射;用实时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