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骨HRCT对慢性中耳炎所致骨性结构破坏的评估

来源 :昆明医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9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颞骨HRCT混合重建对COM锤、砧骨破坏评估目的优化出颞骨高分辨率CT(HRCT)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OM)锤、砧骨破坏部位显示的最佳重建及重建组合方法,进而探讨锤、砧骨不同部位破坏及不同类型COM对听力损失程度的影响规律。材料与方法对63例(66耳)COM患者进行颞骨HRCT扫描,分析锤、砧骨七部位(锤骨柄、头、颈、外侧突及砧骨长脚、短脚、体)轴位、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显示(SSD)与CT仿真内窥镜显示(VE)混合重建图像,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分别将上述观察方法与手术标本及病理结果比较分析;根据病理分型将COM分为胆脂瘤型组39例(41耳),肉芽肿型组22例(23耳)、单纯型组2例(2耳)三组,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多样本比较秩和检验比较其听力损失程度差别;根据纯音听力分为听力损失轻度(听力20dB—55dB)、中度(56dB—70 dB)、重度(71dB—90 dB、极重度(听力>91dB)四组,采用行×列卡方检验比较其锤、砧骨破坏、消失部位差别:根据胆脂瘤型COM发生部位不同将其分为上鼓室、中鼓室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锤砧骨破坏、消失规律。结果在对锤、砧骨七部位的显示中,轴位图像不能对其准确显示(P=0.000<0.001);MPR重组图像及SSD与VE混合重建图像能清晰、立体、直观的显示锤、砧骨破坏消失情况(P均>0.05),MPR重组图像较轴位图像更能反应锤砧骨各部位破坏情况(P均<0.05);MPR重组图像与SSD与VE混合重建图像结合观察锤、砧骨可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锤砧骨破坏程度不同听力损失程度不同(P=0.044<0.005):COM类型不同听力损失程度不同(P=0.024<0.005);胆脂瘤型中耳炎发生部位不同(上鼓室、中鼓室),对锤、砧骨破坏的部位及程度不同(破坏P=0.037<0.05,消失P=0.037<0.05)。结论MPR重组、SSD+VE混合重建均能较准确对锤砧骨评估,两种方法结合可减少对锤砧骨破坏的漏诊率和误诊率;上鼓室与中鼓室胆脂瘤对锤、砧骨的破坏程度不同;锤砧骨破坏部位不同,听力损失程度不同;COM类型不同听力损失程度不同。第二部分颞骨HRCT重建对COM鼓室壁骨质破坏评估目的探讨MPR及CPR重组图像对COM时骨迷路、面神经管、鼓室盖、鼓窦盖及乙状窦壁破坏的观察,探讨骨迷路破坏对听力影响、不同类型COM骨质破坏程度,进而对COM术前分型。材料与方法对63例(66耳)COM患者进行颞骨HRCT扫描,用MPR及CPR重组图像观察骨迷路、面神经管、鼓室盖、鼓窦盖及乙状窦壁破坏情况,采用随机化区组设计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与手术对照: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将胆脂瘤型和肉芽肿型COM对上述结构破坏比较,分析有和无骨迷路破坏患者的听力差别。结果MPR及CPR重组图像结合能准确显示骨迷路、面神经管、鼓室盖、鼓窦盖及乙状窦壁破坏情况(P均>0.05),胆脂瘤型和肉芽肿型COM对鼓室周边重要骨质破坏程度不同(P=0.042<0.05),前者破坏更严重;有迷路瘘管的COM患者听力较无迷路瘘管者听力差(Z=4.225 P=0.000<0.001);HRCT能够对COM准确分型。结论MPR重组与CPR重组图像结合可对COM鼓室周边重要骨质结构准确评估;胆脂瘤型中耳炎对鼓室周边骨质破坏较肉芽肿型中耳炎严重;有骨迷路破坏的中耳炎较无骨迷路破坏的纯音听力阈值高;HRCT能够在术前对中耳炎较准确分型。
其他文献
目的:  1.检测HSF1蛋白在人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情况  2.讨论HSF1蛋白表达与肝细胞肝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3.探讨HSF1蛋白作为治疗靶点进行辅助治疗的可能性  方
目的:  通过了解正常乳腺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规律,旨在分析月经周期与FA值的相关性及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