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世纪中国文献在欧洲的传播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xl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充满智慧的文明生物,人类具备特殊的交流能力,能够创造信息传播媒介来保存智慧与记忆,从而延伸了人类自身的有限机能,进而创造了社会的文明。人类创造的信息传播媒介有许多种,文献是其中最基本和最原始的之一。人类利用文献交流思想,传播信息,丰富精神生活和启迪民智,形成了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也是对人类交流和人类文化现象的研究,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基础。本文在大量研究了众多汉学著作的基础上,通过对16-18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背景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了欧洲当时对中国文献的介绍与翻译情况,探讨在当时背景下中国文献之所以能在欧洲大范围传播的缘由及对当代中国文献对外传播的启示。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主要陈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回顾中文文献西传的背景。第一节分析16-18世纪的中国政局稳定,社会发展,“心学”的兴起,“经世致用”科学思潮的出现;第二节分析16-18世纪的欧洲经过海上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发生,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第三节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介绍由此产生的“礼仪之争”;第四节分析中国文献传播的缘由:礼仪之争的影响和启蒙运动的需要;第五节分析中国文献传播的主要方式。第三章,详细介绍16-18世纪传入欧洲的中国文献。第一节主要从介绍中国文献的人物和介绍中国文献的著作两个角度入手,详细梳理欧洲对中国文献进行介绍的情况,其中对人物介绍分为两个阶段:16世纪初到16世纪末以外交使节、耶稣会士以外的传教士为传播主体,16世纪末到18世纪末以耶稣会士为传播主体。对著作的分析以重要作品为核心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全面分析中国文献的翻译情况,以对“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文献的翻译为核心,并辅之介绍对医学、文学、历史等方而文献的翻译。第四章,从哲学、宗教、政治等不同角度,分析中国文献西传后对欧洲社会的影响。第五章,通过回顾16-18世纪这段时期的中国文献传播情况,总结对中国当代文献传播有价值的启示。
其他文献
针对地质构造区域煤层开采容易发生冲击地压的情况,建立了煤岩组合体力学模型,研究了煤厚变化对超前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和能量演化规律的影响,揭示了煤厚变异区煤层开采冲击地
<正> 今年以来,日本电视连续剧出现了三大热潮:一,表现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日本电视台近期播映的《爱只献给君》,就是一部“在精神上达到默契,但在肉体上却无可奈何”的电视
<正>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 disulfide,DADS)诱导人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方法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双向凝胶电泳、质谱分析、生物信息学
会议
市民农园作为休闲农业的高级阶段、都市农业的重要形式,在欧美日及我国台湾地区发展较早且较完善。北京作为国内都市农业的首发地区,市民农园发展迅速,但却叫法不一,缺乏规范
<正> 在我赴日本讲学期间,有机会到东京的日本国家电视台(NHK)、朝日电视台(TVA)、日本电视台(TBS),以及名古屋的中京电视台,大阪的每日电视台,福冈的NHK支台考察;有机会与日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组织特征是多灶性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血脑屏障是存在于脑组织和血液之间的一个复杂的系统,能控制血脑两侧的物质转运,从而
<正> 一、油橄榄的经济价值 油橄榄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橄榄油是一种优良食用油,含有较高的热量和多种维生素。橄榄油的化学成份,大约由百分之十的甘油和百分之九十的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方治疗肝郁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门诊女青年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2例)和西药组(27例),分别给予疏肝解郁方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6周。结果两组临床疗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已逐渐应用到考古研究中。传统的扫描成果CAD图在考古研究中略显单调,而三维模型只能通过专业软件才能观看,如何使扫描成果得到更全面地展示,将是今后三维激光
形成于南宋的浙学以其心学、史学、事功学思想著称于世。对浙学的内涵和思想渊源学术界尚莫衷一是。事实上,心学体系在两宋之际的张九成那里就已经形成。张九成一生大部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