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Fe复合粉末的制备及其相关机理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ck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包覆型复合粉末在宏观上具有均一性,在微观上具有多相性。它是一种新型多相复合粉末合金材料。本文通过动力学试验,研究转速、温度、pH值以及主盐浓度对置换速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求出了Cu2+的扩散系数和反应活化能。并通过表观状态观察、包裹率、Cu2+转换率以及样品断面金相显微观察,确定了Cu/Fe合金粉末酸性置换镀液的组成,并给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论文还借助CHI660C电化学工作站,利用极化曲线、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测试技术对Cu/Fe合金粉末的钝化剂组成进行了优化。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研究表明,当k<<D/δ时,速度为K·A(M12+),即置换反应过程为化学反应所控制;当k>>D/δ时,速度为D/δ·A·(M12+),即置换反应过程为扩散环节所控制。所研究硫酸铜镀液体系中铜置换包覆反应速度明显受到转速、温度、pH值和主盐浓度的影响。随着转速、温度和主盐浓度的增加,置换速度随之增加。镀液pH值维持在0.8左右时,有利于粉末置换包覆的进行。该置换反应符合扩散控制机理。动力学数据均服从一级反应速率规律。其中速率常数k与转速ω满足κ=0.62D2/3v-1/6ω1/2关系式,由此估算出D值约为1.35×10-5cm2/s。该置换反应的Arrhenius方程为:lnk=—2.29/T+4.06,反应活化能为:Ea=19kJ/moL2、本研究镀液采用CuSO4水溶液体系,适宜的镀液组成为:CuSO4·5H2O:40g/L;pH约为0.8;并在镀液中加入了适量的添加剂,其中丙烯基硫脲:0.1g/L;硅烷偶联剂(KH550):0.2ml/L。实验温度为20℃左右,转速为400r/min。上述镀液体系稳定,易于操作,Cu2+转化率高达90%。所制得Cu/Fe复合粉末,呈玫瑰红色,表面铜层包覆致密连续完整,无铁颗粒基体裸露,气孔数目较小3、在3.5%NaCl环境中BTA、MBT钝化剂对Cu均有一定的钝化效果,而经二者复配后钝化效果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其钝化效果为Blank<MBT<BTA< BTA+MBT;在0.5mol/LHCl环境中BTA、MBT等钝化剂对Cu同样具有一定的钝化效果,经二者复配后效果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其趋势为Blank<BTA<MBT< BTA+MBT。BTA和MBT具有不同的钝化机理,MBT可以在[Cu(Ⅰ)BTA]络和膜缺陷处,通过强化学吸附形成钝化膜,作为缺陷处的补添剂,因此BTA和MBT复配后相互促进界面吸附能力,在金属表面形成更加致密的保护膜,抑制了铜的腐蚀。在3.5%NaCl和0.5mol/LHCl中BTA与MBT比例均为1:1的复配溶液时对Cu的钝化效果最佳,优于1:3、1:5、1:7、3:1、5:1和7:1比例的钝化效果。
其他文献
非编码RNA大多由RNA聚合酶Ⅰ转录,它们没有开放阅读框及编码蛋白质的能力,以RNA分子形式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其中占人类全部转录产物的近98%,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分析了岩滩水电站原有机组在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详尽地介绍了岩滩水电站改造转轮在水力设计中采取的方法和结构设计运用的措施.
利用六极杆装置可以实现对极性分子的聚焦和转动态选择,产生特定的或者单一的量子态,从而可以作为分子束源,这对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和探测分子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两种
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应用,但中长期随访尚存在一定问题[1,2],本组总结36例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报告如下.
我们观察了2001年6月~2002年6月应用低精蛋白胰岛素(诺和灵30R)(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治疗的2型糖尿病(DM)66例,有严重感染和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列入观察范围.66例2型DM病
针对英镗机床存在的滑枕易损坏问题,将机床的进给系统改造成由变频器驱动,提高设备稳定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一次性尿布是水平粘贴,还是垂直粘贴,这种从不被人重视的问题,居然同婴儿脐部的愈合有直接的关系。近来我们在对出院后产妇及新生儿进行的产后访视中,发现部分新生儿发生脐部渗出
一项临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3能够减少癌症患者罹患血栓的几率。血栓是晚期癌症患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大约15%~20%的癌症患者受到血栓的影响。
期刊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萘普生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采用C18柱(ZORBAX C18 14.6mm&#215;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50:49:1),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本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