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他不仅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古文大家和诗人。从南宋开始,研究王安石的人就不乏其人,但是和同时代其他文学家,如欧阳修、苏轼相比,还是相差甚远。本文以今人李之亮的《王荆公诗注补笺》作为底本,对王安石所做骈体文,来进行有选择的研究。骈文,在宋代又叫做四六,多用于公文写作中。对于王安石这样的政治家来说,骈文是他政治生涯,也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研究他的骈文也就具有了更加显著的意义。本文主要是从王安石所作的一些表、启之文出发,通过一些骈文理论对王安石的骈文进行文学性特征的梳理总结,以及通过他的每个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下创作的骈文,来摸索和了解深藏在骈文文字后面的,王安石的个人行藏和心灵轨迹。第一章是对宋代前期、中期骈文创作的背景介绍。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王安石的作品,也有很多时代的因素在其中。第二章,是对王安石骈体文章的风格的细致梳理。王安石作文严谨、主张体制为先,同时又受到散体影响,在用典、对仗、炼字等方面呈现出多种特点。王安石总是自出机杼,自成一派,这都源于无人能媲美的博学和高才。第三章,从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两个层面,来对文字背后的王安石有一个追踪和研究。王安石作文,主张“适用”,这和他济世的之心是一脉相承的。王安石的骈文,不追求行云流水,而追求简介直截,充分尽意,并要“有补于世”。王安石在用心政治的同时,也有着温情脉脉的感情世界。无论是君臣,还是君子之交,还是对自己家人,他都用心良苦,并且非常节制自己的感情,我们也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一代政治家,为了天下国家之事业,在感情世界的冲撞和失落。王安石,是一代文学大家,但他又首先是一位政治家,而且是一位饱受争议的政治家。我国文学素有“文如其人”、“知人论世”的传统,文学风格和个人风格紧密相联,从王安石所做的骈体公文,来了解一位政治家的宏大器识和一位文学家的文人情怀,是很有意义和必要的。但是本文没有深入探讨王安石骈文对当时(横向)和后代(纵向)的影响,这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挖掘。骈文的个案研究一直都是骈文研究的一个空白点。希望本文能够在这方面做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