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利思想是对人们经济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所提出来的思想观点,调节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活动。两千多年来,历代思想家们结合时代特点,从不同角度阐述,形成了十分丰富的义利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批判总结,用来启迪当今,树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去调节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从而对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义利及传统义利思想的内涵进行辨析,然后把传统义利思想分为三个时期:先秦时期至封建社会初期,主要分析了儒、墨、道、法四大学派义利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封建社会初期到两宋时期,主要分析了董仲舒等后儒对先秦儒家义利思想的教条化。两宋时期至明清时期,主要分析社会上的有识之士针对后儒僵化的义利思想提出进步意义的义利思想。系统分析了传统义利思想的特点及其在近代的发展变化。最后,提出传统义利思想对我国当今社会的启示,针对我国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道德失范问题,提出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必要性及其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