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微球载体注射液及芬太尼对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麻醉苏醒期质量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择ASAI~II级、静脉吸入复合全麻下行择期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男女各10例。各组患者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min缓慢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微球载体注射液1mg/kg(K组)、芬太尼1μg/kg(F组)、0.9%生理盐水10ml(N组)。手术结束后暂留手术室30min,观察患者静息和拔管后即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麻醉苏醒期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镇痛及镇静评分,躁动发生率及程度,并发症(如嗜睡、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和咽喉疼痛发生率。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K组和F组患者的MAP和HR术前静息状态下和拔管即刻比较改变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K组的MAP和HR变异率略高。K组和F组分别与N组比较,MAP和HR变异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K组和N组患者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K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略长。F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K组和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组的疼痛程度、镇静及躁动评分情况,N组的疼痛程度及躁动评分明显高于K组和F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镇静评分三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K组和F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K组略高。④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F组共8人有呼吸抑制的出现,K组3人,N组1人,F组明显高于K组和N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K组和N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N组有11人主诉咽喉疼痛,K组4人,F组2人,N组咽喉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K组和F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K组和F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术毕前氟比洛芬酯(1mg/kg)和芬太尼(1μg/kg)的超前应用均可使麻醉苏醒期取得较好苏醒质量,对患者的术后应激、术后躁动、术后急性剧烈疼痛及全麻后咽喉疼痛均能起到良好预防效果,为临床麻醉提供了更多术后镇痛选择,但氟比洛芬酯镇痛效能较芬太尼略弱。氟比洛芬酯的超前应用对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无影响,嗜睡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可安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