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江西省主要花海景观进行实地调查,选择紫云英等小花类型构成的单一性花海植物景观空间和向日葵等植物组成的多样性花海进行景观空间分析。以斑块为基本单位,以构成花海景观的花卉个体数目、分枝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空间方位等作为花海景观空间均匀度和景观破碎化指数为主要空间研究指标,探讨花海景观的节约型建设。对单一性紫云英花海景观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花海景观边缘和中间区域的四个方位40个样方景观空间中,以中部偏北区域作为理想状态下景观空间的最大均匀度的参数Pmax,其值为1.68194,斑块中间和边缘区域的Pk值(植物投影面积占所测植株的样方面积之比)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k<0.01),而一般情况下的景观空间的分布程度P值,除南部区域差异不显著(Pk>0.05)以外,其他区区域均存在显著差异(Pk<0.05),紫云英花海植物构成的斑块均匀度普遍达0.84以上,整体的均匀度水平较高,而单个紫云英斑块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普遍在0.09~0.37之间。通过均值和标准差分析比较得知,花海植株分枝形式、方位、地形等因素不仅影响花海景观破碎化程度,还直接影响花海景观的空间格局。对向日葵等多样性花海景观进行类型面积(面积/密度)、地形起伏率和均匀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空间斑块均匀度较高,向日葵、多花向日葵、百合、醉蝶花景观空间的Pmax值分别为1.0792、1.5563、1.6021、2.5932。多样性的花海景观空间的Pk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k<0.05)。花海空间格局主要受花卉种类、地形、种植形式等影响。此外,以2016年南昌欢乐葵园花海景观的构建和运营为例进行分析,文章对花海植物景观的最小观赏尺度、花海植物种类的选择、地形营造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浅议花海景观的集约性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