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品质性状差异较大的4个制干辣椒品种(山鹰椒、望城黄辣椒、广西白皮椒、黄色朝天椒)作亲本,按完全双列杂交配制F1、F2和BC1、BC2杂交组合,采用朱军的二倍体种子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全面系统研究了制干辣椒果实品质性状二倍体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的遗传效应,果实品质性状之间及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并对果实品质性状遗传效应预测和杂种优势预测进行了研究:采用品质性状差异较大的6个菜椒自交系(伏地尖、矮杆早、河西牛角椒、湘潭迟班椒、小矮秧、上海甜椒)作亲本,按半双列杂交配制的15个杂种一代组合,研究了杂交菜椒营养成份与农艺性状、抗病性、净光合速率的灰色关联,并研究了主要营养成分的配合力。结果如下。 1.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辣椒素含量、胎座重、单果种子数、果实横径、单果重受遗传主效应影响较大。在不同的遗传体系中,、脂肪含量、干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单果重、胎座重、单果种子数、果实横径以加性效应或加性效应和细胞质应为主,通过早代选择可望取得较好的改良效果。Vc、可溶性糖、辣椒素显性效应所占比重较大,提高它们的含量可利用杂种优势途径。 果实横径、单果重、蛋白质含量的总狭义遗传率较高,对这些性状进行早代选择可取得良好的改良效果。 2.辣椒素、可溶性糖和脂肪含量相互之间,可溶性糖、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相互之间,辣椒素、干物质和脂肪含量相互之间,可溶性糖、脂肪、干物质含量相互之间均呈遗传正相关:辣椒素与可溶性糖、Vc之间,脂肪与干物质含量间、蛋白质与脂肪含量间呈胚显性或胚显性和母体显性正相关为主。这些成对品质性状在育种的选择过程中可以得到同时改良。 Vc含量与胎座重间,可溶性糖与果实横径间、脂肪含量与果实纵径间,干物质与胎座重间,蛋白质含量与单果种子数之间的基因型协方差和表现型协方差均达到显著正值水平,且这些成对性状的加性或细胞质协方差均为正值,故在早期世代选择可以同步提高果实商品性状和与之相关的营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