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的国际角色:欧美与中国视角的比较研究——基于伊拉克战争背景下欧美关系的案例分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5568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欧美与中国学者的视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研究和文本解读的方法,详细探讨了在伊拉克战争背景下欧盟的行为表现;尤其在跨大西洋关系和欧盟内部成员国关系上发生的种种变化,通过比较和辨析中外学者的观点,发现中国学术界在欧洲研究领域,尤其是欧盟对外关系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思考欧盟国际角色的学术研究工作可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全文在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   绪论部分是对本课题的总体介绍,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中外学术界的研究现状、课题的现实意义等。绪论还对贯穿全文的关键性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一章论述了国际学术界对伊战背景下欧美关系的研究,分别从欧美关系产生分歧的缘由、欧盟内部关系的变化、欧盟的国际角色与欧美关系的未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章论述了中国学术界对伊战背景下欧美关系的研究,对应第一章的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学者对于欧盟国际角色的理解;   第三章是解析中国学者视角中的欧盟。通过比较中外学术界对欧盟国际角色的分析,找出了中国的学术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自己对于欧盟国际角色研究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其他文献
大国的兴衰常常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崛起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目光,但同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传统的安全观认为,大国崛起就意味着
本文研究了欠发达地区文化变迁对城市化的影响。文章以西部欠发达地区贵州省安顺市作为研究个案,运用文化变迁及城市化的相关理论,从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等城市文化的四个层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科技实力的竞争,其焦点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谁拥有高新技术优势,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主动权。为此,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己成
任何社会都有一套维系自身稳定和发展的社会整合机制。在中国传统时期,主要是靠社区内部的道德伦理、宗族等这样一些组织和制度资源以及国家在此方面的制度与文化上的安排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