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篇研究的对象是使用中的语言,而不是假想或人为杜撰出来的语言。它也特别的关注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关系、语言的使用与语境的关系、语言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性、修辞以及语言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其实,从一开始,语篇分析就与应用语言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语言教育。如果说传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局限于句子以下的层次,那么近些年来,基于语篇层次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活跃了。语言的研究不应该只停留在语音,词汇,句子等层次上,而应上升到语篇的层次上。由此可见语篇的研究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迁移,语篇分析,对比性分析为理论基础对中国中学生英语写作进行了分析。之所以对中学生进行研究主要基于:(一)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能力中,写的位置是及其重要的。写绝不仅仅是巩固听书读写的手段,也是书面语传递信息的一种紧急方式。写出的文字材料可以对人们的经验或经历加以筛选、过滤和修饰,把所传递的信息很好的储存起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一个国家尽管有多种不同的方言,但历史形成的书面语常常是统一的,这就是统一的文字系统,可以帮助操不同方言的人顺利的进行交流。然而,掌握这套文字系统是需要艰苦学习的。比起书面语,口语则灵活多变,而口语的变化往往比书面语容易被公众接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语比较松散,不如书面语那么严谨。口头表达要求迅速,对方明白意思就达到了目的。写出来的文字则不然,从拼法,语法、标点符号到修辞、语篇结构、逻辑性等都要琢磨,出了错时难以逃过读者的眼睛。这就是训练写作技能的必要性了。(二)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他们的学习任务艰巨,面对着考试的压力,每天要背很多的单词和语法,基本上是在一种不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英语的。这样就使他们学习方面的侧重点发生了偏移。据笔者所知,在中国,中学英语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训练学生的英语语法和阅读方面,而忽视了学生英语写作方面的训练。但是书面表达在中考、高考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此方面丢分甚多,以致影响最后总分,因此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势在必行。为了使语料更加有说服力,有效,笔者采用了大连市第44中学期末考试卷子中的作文作为研究的语料。本文首先对这次学生考试中的作文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在英语写作中确实存在语篇迁移,例如,在修辞、连贯性、衔接、写作风格方面等等。(2)在语篇迁移现象中,出现率最高的是组织连贯性迁移。(3)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了典型的英语语篇形式和典型的汉语语篇形式。通过讨论,本文提出了改善语篇迁移的一些更正方法,并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启示。通过这次研究,作者希望能对今后的外语教学和对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