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统一性教学都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用统一的教材和教法教授所有学生,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是基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而生,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衍生出了不可忽视的弊端:第一,传统式的优生教育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精英式教育,没有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第二,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过于强调分数和成绩导致过于关注与考试有关的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优势潜能。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动以及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差异教学慢慢走近视野,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走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到,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由此可看出,差异教学符合当前教育改革主张,也反映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发展要求,对现代基础教育的发展能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占有很大的比重,其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阅读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老师同样应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拥有发展空间。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本论文将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载体,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目标分类学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基础,来探讨差异教学的实践,以期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乃至整体英语教学提供指导经验。经过半年的教学实验周期,对实验班的前测与后测成绩进行对比,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测验成绩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实施差异性教学后,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有较为显著的提升,英语阅读兴趣更加浓厚,英语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这说明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可以实现差异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