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肝癌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特点,为糖尿病病人早期预警、预防和早期筛查肝癌提供参考。方法:对四川省人民医院于2008-01~2016-12期间首次经外科手术治疗或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病理活检诊断为肝癌的患者40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肝癌合并糖尿病病人68例、肝癌非糖尿病病人339例。肝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共263例,其中HBV感染258例,HCV感染3例,HBV+HCV感染2例。根据有无合并HBV/HCV感染,将407例肝癌患者分为HBV/HCV糖尿病组(28例)和HBV/HCV非糖尿病组(235例),非HBV/HCV糖尿病组(40例)和非HBV/HCV非糖尿病组(104例)。收集资料包括:(1)人体资料学:性别、年龄、体重、身高。(2)肝脏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3)代谢指标:超重或肥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4)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铁蛋白(SF)。(5)肿瘤组织:病理分型、肿瘤大小、肿瘤数量、分化程度、肿瘤转移情况。收集得到的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组间的差异。结果:1.HBV/HCV糖尿病组的平均年龄(59.93±7.91岁)、平均体重(66.82±9.18kg)明显大于HBV/HCV非糖尿病组的平均年龄(53.88±12.46岁)、体重(60.36±10.01kg),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HBV/HCV糖尿病组的平均年龄(62.45±7.83岁)明显大于非HBV/HCV非糖尿病组的平均年龄(53.34±12.28岁),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HBV/HCV糖尿病组女性比例(47.50%、19/40)明显高于非HBV/HCV非糖尿病组女性比例(27.88%,29/104),有统计学差异(P<0.05)。2.HBV/HCV糖尿病组与HBV/HCV非糖尿病组的ALT、AST、γ-GGT、ALP、TBIL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HBV/HCV糖尿病组的ALT、AST水平明显低于非HBV/HCV非糖尿病组的ALT、AST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γ-GGT、ALP、TBIL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HBV/HCV糖尿病组的TG(1.61±0.38mmol/L)水平、超重或肥胖比例(50%,14/28)明显高于HBV/HCV非糖尿病组的TG(1.23±0.54mmol/L)水平、超重或肥胖比例(23.48%,54/230),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TC、HDL、LDL无统计学差异。非HBV/HCV糖尿病组的TG(1.89±0.63mmol/L)水平、超重或肥胖比例(60%,24/40)明显高于非HBV/HCV非糖尿病组的TG(1.29±0.87mmol/L)水平、超重或肥胖比例(30%,30/100),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TC、HDL、LDL无统计学差异。4.HBV/HCV糖尿病组与HBV/HCV非糖尿病组肿瘤标记物SF、AF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HBV/HCV糖尿病组与非HBV/HCV非糖尿病组肿瘤标记物SF、AF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HBV/HCV糖尿病组的肿瘤转移比例(19/28,67.86%)明显高于HBV/HCV非糖尿病组的肿瘤转移比例(105/235,44.68%),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下如肿瘤病理分型、肿瘤分化、肿瘤数量、肿瘤大小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非HBV/HCV糖尿病组和非HBV/HCV非糖尿病组的肿瘤病理分型、肿瘤分化、肿瘤数量、肿瘤大小、肿瘤转移比例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发生肝癌的糖尿病病人年龄大于非糖尿病病人;无HBV/HCV感染的女性糖尿病病人较无HBV/HCV感染女性非糖尿病病人易发生肝癌。2.肝癌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超重或肥胖比例及甘油三酯水平等代谢指标大于肝癌非糖尿病病人,推测代谢因素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3.HBV/HCV感染伴糖尿病可能更容易促进肝癌病人的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