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犯罪分子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编造虚假信息,对受害人实施跨区域、非接触式诈骗的犯罪行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通信、金融、网络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已成为了典型侵财类犯罪,持续多发、高发,对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危害。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治理此类违法犯罪活动,树立司法权威,维护平安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和群众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显得日益迫切。2015年以来,A市公安机关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持续组织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A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发案数量、经济损失数额双双下降,破案数量和查处犯罪嫌疑人数双双提升,有效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积极回应了群众关切。通过对A市近三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现状和部分实际案例的研究分析,该类违法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并依托新兴技术不断更新作案方式、犯罪手段,日趋呈现集团化、隐蔽化、多样化和科技化特点,为全面肃清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彻底铲除“社会毒瘤”制造了极大困难。究其根本,与当前立法滞后,犯罪的低投入、高回报,相关行业领域监管缺位、公民个人信息大量外泄以及社会防骗意识偏低密切相关。针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过程中所暴露出的明显问题和不足,要充分总结提炼已有先进经验做法,有针对性的从加强立法、加强打击治理力度、加强重点行业监管和提升全社会防骗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打击治理对策,力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入手,深化政法机关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全面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真正置于“人民战争”之中,形成“预防警示全覆盖、打击治理无死角、监督管控抓长效、广大群众齐参与”的新格局,坚决打压违法犯罪分子嚣张气焰,使其不能诈骗、不敢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