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持续一贯的偏爱方式。作为影响外语学习的诸多学习者因素之一,对学习风格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国内外有关研究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理论研究—包括有关学习风格的定义,影响学习风格形成的因素和各种类型的学习风格模型的研究;实证研究—探索个体学习风格的描述性研究、学习风格和其他学习者因素,如学习策略,动机,性格,学能等的相关性研究等。有关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讨论是其中的热点问题。多数研究者从理论思辨的角度出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匹配的教学模式,即根据学生的不同风格采取迎合其偏好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此类观点尚缺乏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的支持。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探索学习风格的教学影响,即匹配,错配和不配的教学方式对不同感知学习风格的受试者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以验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应该考虑不同风格学生的需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具体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受试者的感知风格偏好分布:(2)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不同感知风格偏好的受试者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3)受试者对基于感知风格的词汇教学的态度以及他们的态度与自身词汇学习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教学实验前,来自六个班级的英语专业和英语师范专业的大一学生(共139名)完成了研究者在Reid(1984)的感知学习风格偏好量表基础上改编的学习情形量表,并完成了在Paribakht,Wesche(2001)的词汇知识量表的基础上设计的检测单词熟悉程度的问卷。研究者根据学习情形量表确定了三组具有不同风格偏好(听觉、视觉、触动觉)的学生共73名,各组均分别以匹配,错配和不配(即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方式学习三组共27个英语单词,每组单词分别以匹配、错配和不配的方式进行教授。教学实验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验结束后,受试者参加了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的即时词汇测试和一周后的词汇测试,以使研究者据此了解其词汇学习的效果和记忆保持的情况。此外,六名受试者(每个风格小组各选两名)还接受了有关教学实验的深度访谈,访谈问题涉及受试者对三种教学方式的看法以及对其自身的词汇学习方式的审视。本研究所得出的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受试者具有多种感知学习偏好;基于学习风格的教学(包括匹配和错配)比传统的教学更能促进词汇学习效果。但是研究结果并不支持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匹配方式(即教师采取迎合学生学习风格的教学方法)。相反,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尤其是具有听觉风格和触动觉风格的学生)以错配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成效显著高于匹配和不配方式的成效,而统计分析结果则进一步表明,听觉和触动觉偏好的学生在错配组单词的学习成效上所表现出的显著性差异,很有可能是由视觉教学方式自身的优势所导致。但深度访谈所得出的结果却表明视觉模态的教学最不受学生欢迎,大多数的学生更倾向于触动觉和听觉的教学方式:此外,仅有两名学生表明他们喜欢错配的教学方式,这与他们在词汇学习中的实际表现不符。鉴于此,本研究建议: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另一方面,教师应谨慎采用匹配或错配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