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11日,作为WTO成员国,中国按照入世承诺,全面开放金融业。中国银行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和竞争。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出现的结构性变化迫使中国银行业必须改变固有的商业模式,不断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以拥有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国际业务(或称外汇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取中间业务利润和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手段,具有关联性强、盈利能力强等特点,加快国际业务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还能带动本外币业务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提升全行的盈利能力。因此,各家商业银行都对国际业务十分重视。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发展国际业务一方面能够积极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能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拓展业务。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拥有众多的国内外优秀企业,其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倾向于综合化、全方位,银行在国际业务领域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开展国际业务起步较早,随着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业务日益成为经营发展的一大支柱。但市场份额与其他商业银行和兄弟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上海农行国际业务要实现持续快速的发展,必须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并通过具体有效的措施来实施。
本文通过全面剖析上海农行国际业务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上海农行国际业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通过大战略矩阵和SWOT分析,提出在国际业务市场竞争中应该采取市场开发和产品创新战略,贯彻落实这一战略应从四方面着手:组织流程的变革、强化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和强化品牌建设。研究上海农行国际业务的战略选择和实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对系统内的其他分支机构具有借鉴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