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贷款定价是商业银行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技术也不断进步,很多先进的定价模型被开发出来并为发达国家银行所采用。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仍以央行的基准利率为基础来进行贷款定价,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完全放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上限,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贷款信息,来了解中国目前银行业贷款定价的现状,探索影响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主要因素。了解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现状,可以为中国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发展提供参考信息。本文首先简单回顾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介绍了2004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浮动的整体情况。然后,从中国沪市上市公司年报中获取2004年10月29日至2007年12月31日之间上市公司的贷款信息,进行基于贷款合约要素和企业财务指标的检验。研究的主要对象为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的浮动程度,使用的主要方法有相关性分析、最小二乘回归、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探索型因子分析等。在基于合约要素的贷款定价研究中,本文研究了期限、金额和担保情况对贷款定价的影响,并研究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处于不同利率浮动区间、以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在合约要素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别,得出贷款金额与贷款定价负相关,而使用担保的贷款利率更高的结论。在基于企业财务指标的研究中,选取19个常用企业财务指标,研究发现这些指标对贷款定价有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流充裕程度和企业规模,且都与贷款价格负相关。不同类型的贷款对应的企业财务状况存在显著差别,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也是有差别的。本文还选取中国某银行作为案例来研究,了解其信贷手册关于定价的规定,并对该银行向上市公司发放的贷款进行实证研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要进行科学贷款定价需要改进的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