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eter砂岩力学特性及其矿柱设计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JINGRUOFEI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 Peter砂岩可作为水力压裂法的支撑剂,其对页岩气的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特殊力学性质的研究和开采矿柱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XRD、SEM、薄片分析、密度测定、粒径分析、单轴压缩、三轴压缩对其微观组成和结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提出了定量评价充填颗粒对于St. Peter砂岩空隙率影响的理论模型,解释了其孔隙率的分布范围和孔隙率变化的基本原因,使得在分析试样的强度时,直接通过粒径分布信息对强度做出快速的评价;通过推导赫兹应力场中的应力分布形式,认为颗粒表面的裂纹为砂岩颗粒在高应力作用下的力学断裂,即赫兹裂纹,说明了表面纹理是高应力作用的产物,对目前地质学界认为砂岩颗粒的表面纹理是搬运作用形成的推断提出质疑,并认为颗粒表面纹理是成岩过程中上覆岩层挤压的结果;通过菱形体堆积的结构效应,解释了其内摩擦角比一般砂岩高出约17°的原因,解释了其一定范围内的碎胀性;提出了基于颗粒模型的强度估算方法,并对Wilson理论进行了修正,计算出适合于Pattison矿的砂岩矿柱宽度为16m,经过实践验证,该尺寸能够达到控制岩层稳定的目的,与原尺寸20m相比,矿山砂岩采出率提高了10.7%。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探讨循环肿瘤DNA (ctDNA)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治疗效果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体肿瘤
草木染是我国传统手工技法,它可以缔造变换的自然色彩。本次系列研究重点介绍草木印染概念、目前研究背景,五倍子及姜黄的染色效果;从实践操作层面上分步骤为读者呈现扎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