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对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CCUP)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137例病理学诊断为CCUP患者的PET/CT显像结果[男95例、女42例;年龄24-84(55.77±11.71)岁],将其与病理学和(或)临床长期随访(≥6个月)结果进行比较,分别计算PET/CT探寻CCUP原发肿瘤病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卡方检验检测各诊断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有远隔转移灶,颈部淋巴结累及区域,颈部淋巴结单、双侧累、组织学类型及颈部淋巴结SUVmax)对PET/CT探测CCUP原发灶情况是否有影响。应用Kaplan-Meier分析法对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有远隔转移灶,颈部淋巴结累及区域,颈部淋巴结单、双侧累及,组织学类型,PET/CT是否找到原发灶等因素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检测离世者与存活着颈部累及淋巴结SUVmax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颈部淋巴结SUVmax应用ROC曲线,确定影响患者预后的最佳诊断截点。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截至本研究截止时间共96例患者找到原发灶,其中87例经PET/CT显像发现,PET/CT显像诊断原发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87/96)、80.5%(33/41)、87.6%(120/137)、91.6%(87/95)和78.6%(33/42)。头颈部与肺部来源肿瘤分别占34.3%(47/137)、23.4%(32/137),是此137例CCUP患者中原发灶最常见来源部位,而头颈部中又以鼻咽癌最多见。有40.1%(55/137)CCUP患者经18F-FDG PET/CT全身检查探寻到淋巴结以外的远隔转移灶,从而改变了肿瘤分期并可能影响其治疗方案。截至随访终点时间,59.1%(81/137)患者仍然存活。Kaplan-Meier分析法显示有远隔转移灶、累及颈部下组淋巴结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x2=20.990、12.277,均P<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死亡患者颈部转移淋巴结葡萄糖代谢程度显著高于存活者,SUVmax分别为10.94±5.76、8.58±5.03(F=5.829,P<0.05)。ROC曲线显示SUVmax>6.5患者死亡风险高于其余患者(x2=7.120,P<0.01),颈部SUVmax可能对患者预后有一定影响。而本研究中年龄、性别,颈部淋巴结单、双侧累及,组织学类型及PET/CT是否找到原发灶等因素对患者预后没有重要影响(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于探寻CCUP原发灶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即使在原发灶不明确时其也能够根据有无远隔转移灶及颈部淋巴结累及范围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估。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评价布地奈德雾化悬液雾化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哮喘发作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00例,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水中砷和硒的方法.[方法]采用硝酸-高氯酸消化样品后用双道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砷和硒.[结果]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方
目的对6463例输血、妊娠史的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IAb)筛查,并评估微柱凝胶技术(MGT)、聚凝胺技术(MPT)和抗人球蛋白试管法(CTT)在输血前抗体筛检中IAb阳性标本的应用价值。方法IAb抗
齐刺法首见于<灵枢*官针>篇,为十二刺法之一,在临床中运用广泛,对于疼痛性疾病较单针针刺效果更佳.现将近年来齐刺在临床中的运用综述如下.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一切都随着信息加工程度的加深而发生改变,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也不例外。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队伍的重要成员,他们的素质、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目的探讨行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4例第一鳃裂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