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列车车载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elton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在景区或商业区会带来视觉污染。此外传统城轨列车采用电阻能耗制动或机械制动,制动能量以热能形式白白浪费了。本文依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低地板轻轨车牵引传动控制技术开发及装备研制”,以及其延续课题:“动力电池应用研究—牵引及动力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研制”,以车载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功能实现为目的,围绕配合列车运行的双向DC/DC主电路控制策略研究展开工作,达到使列车能够在无接触网线路运行和吸收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的目标。首先根据列车在无电区的运行负荷特性分析提出储能系统的能量和充放电功率需求。由于列车在加速和制动过程中列车受力不恒定,普通计算方法不能满足对牵引能耗和功率计算,因此本文采用基于分区间的递推法进行计算。由储能系统的能量和充放电功率需求对比选择钛酸锂电池作为储能元件。根据储能系统的应用场合对钛酸锂动力电池进行容量配置,并对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对储能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由储能系统的需求对比选择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作为主电路,并采用直接的PWM驱动方式。根据主电路的主要技术参数对主电路核心器件进行设计。分功能和分模块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在储能系统需求分析和主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分有接触网充电和无接触网运行两种模式对储能系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根据钛酸锂电池的特性,在有接触网充电模式下采用电感电流环的控制策略。在无接触网运行模式下储能系统主要目的是稳定中间直流电压。为了控制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和提高储能系统应对负载突变的能力,无接触网模式下采用中间带负载电流前馈的直流电压外环电感电流内环控制策略。在MATLAB上建立仿真模型并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最后,搭建储能系统样机,分别在实验室对拖平台和长春轻轨现场完成储能系统各项功能的实验和测试。在实验室平台上进行慢速和快速充电、负载突变和电流双向流动实验,验证了主电路和控制策略设计正确。在长春轻轨现场主要进行基本牵引制动性能、7级牵引制动性能、紧急制动性能、高低SOC制动牵引性能和续航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储能系统性能满足设计需求。通过仿真、实验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储能系统硬件和控制策略设计合理,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需求。
其他文献
自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实施房地产市场改革,逐渐结束公有住房分配制度,实行住宅货币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住宅货币制度改革的推进,在商品房市场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我国房价
以创新力为主要驱动的新经济背景下,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成长潜能、知识与技术密集特征的创新产业异军突起,成为金融海啸后全球经济的助推器。如何以理论引导实践,激励与约束
微电网作为一种包含分布式电源(DG)、储能装置以及各类负载的新型能源网络化供应与管理技术,由于其能源利用率高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风能、太阳能
宋代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为发达的一个时期,相关经济法制也比较完整详备,但整个国家却面临着国力匮乏、财政空虚的困苦境遇。透过社会重要势力群体加以探讨研究,或许能够得
在建立热超声引线键合换能系统各子部分运动方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空载情况下换能系统的振动特性仿真模型,并采用正弦扫频方法验证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换能系统以第2
目的:研究不同给药方案对阴道炎患者乳酸菌恢复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用甲硝唑片进行治疗,实验组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乳酸杆菌阳性菌落面积小于50%的明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改障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严重后果。绕组变形是影响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进行故障诊断可提高其运行可靠性。论
近年来,全球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石化资源日渐匮乏,新能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然而,分布式电源并网给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电池储能系统为解
针对传统方法在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中难以同时满足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导增量-滑模控制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方法,并设计相应的滑模控制器.该方法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