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运用复方精油穴位按摩对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患者进行干预,探讨复方精油穴位按摩对PMS患者症状和证候、临床疗效、睡眠情况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以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推进中医外治法的深入发展。方法本研究运用类试验设计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在四川省内江市中医院妇科门诊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肾阴虚证PMS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由妇科医生给予的杞菊地黄汤加减口服治疗,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每次200毫升,共治疗3个疗程,每疗程5天。在中药内服及进一步规范穴位按摩操作规程的基础上,试验组实施复方精油穴位按摩,即以辨证归经为选穴原则,采用“补虚泻实”的手法并配合介质——复方精油进行穴位按摩;对照组实施穴位按摩,其选穴、手法同试验组。两组均隔日按摩1次,每次25分钟,7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13天,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改良Kupperman量表(KI)和中医肝肾阴虚证侯积分表在干预前、干预后第2周、第4周评价患者症状及肝肾阴虚证候改善情况;干预后第4周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出症状和证候积分的减少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PMS疗效判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文版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和Flinders疲劳量表(FFS)于干预前、干预后第2周、第4周、第8周评价患者睡眠改善情况;采用围绝经期综合征生活质量评定量表(MENQOL)在干预前、干预后第4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共有60例PMS患者完成全部资料收集,其中试验组30例(脱落2例),对照组30例(脱落1例、剔除1例)。结果显示:1.症状和证候评价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第2周、第4周的KI评分及中医肝肾阴虚证侯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KI评分及中医肝肾阴虚证侯积分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两者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试验组干预前、干预后各时间点的KI评分及中医肝肾阴虚证侯积分进一步两两比较,后一时间点得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通过尼莫地平法计算出干预前、干预后第4周的症状和证候积分减少率,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PMS疗效判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睡眠情况评价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第2周、第4周、第8周的PSQI的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5个维度,ISI和FFS在干预后各时间点的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SQI睡眠效率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SQI的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5个维度,ISI和FFS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两者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试验组干预前、干预后各时间点的PSQI总分及各维度、ISI及FFS得分进一步两两比较,后一时间点得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第4周的MENQOL,总体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干预后第4周的MENQOL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其中血管舒缩症状、心理症状、生理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生活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精油穴位按摩可缓解PMS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肝肾阴虚证候,提高临床疗效:能改善PMS患者失眠、提高睡眠质量,缓解日间疲劳程度;可促进PMS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其效果均优于穴位按摩,且随时间的延长效果更佳。作为中医外治法中安全、有效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穴位按摩,配合使用复方精油介质可提高PMS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