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安全性、精益性、灵活性及绿色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迫切需要升级原有的建筑生产模式,转向更加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先进生产方式,其核心是实现对物资的全过程监控,工程物流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在工程物流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优化与管理对象,需用不同的指标来对其进行分析、优化和控制,那么,如何随着阶段对象的变化而相应地调整管理指标就成为当前工程物流领域中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从工程物流的系统性、指标提取的科学性、调整策略的方法性等方面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鉴于工程物流系统既具有工程项目的普遍性特点,也具备物流系统的一般性特征,从操作对象、服务流程、运作环节、实施计划及物流活动等方面,总结了其区别于工业生产物流系统的内在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管理策略上,分析了应该如何控制工程物流运作过程,指出采用管理指标在线监测工程物流实施状态乃可行之术,并且还应该实现指标随阶段变迁而同步调整。接下来,从实施进程上,将工程物流划分为四大管理阶段,即计划采购、装卸运输、验收保管及施工生产,又从绩效控制上确定了工程物流管理的六类基本目标,即可靠性目标、效益性目标、响应性目标、灵活性目标、安全性目标和满意性目标,同时从运作机理上分析了工程物流管理对象、管理阶段、管理目标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工程物流管理指标的提取与调整提供了本体知识的支持。其次,为了确保选取的工程物流管理指标科学规范、真实可靠,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现有的一些指标提取方法,明确了选取指标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于是,在经典集合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指标选取的八大原则,辨识出问题表象的特征参数,并借鉴映射和关系集合的相关原理,推导出参数与指标之间的广义提取模型。随后,以此模型为依据,分阶段建立起工程物流实施状态的监测诊断指标集,采用字母与数字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编码,在分级处理后形成指标体系,为下一阶段指标动态调整准备了原始指标库。最后,以现代自动控制科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从需求分析、系统描述、触发机制及调整方法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实现管理指标动态调整的理论与方法。先分析了指标动态调整的客观需求,建立了基于Petri网的系统状态描述,并运用GPS等无线定位技术记录了系统状态的外部变化情况。其次,借助集合运算和有色Petri网模型,构建了两阶段的指标调整介入触发机制,用以判断何时应该更新在线监测指标体系。进而,使用贝叶斯网络方法建立指标之间的拓扑信息结构,仿效人工免疫机制,建立了指标动态调整的自适应模型,以对观测到的各类系统状态变动实施行之有效的调整响应策略。总之,该管理指标动态调整系统一方面可以通过实时获取来自工程物流运作过程的状态增益信息,并将其转化为Petri网可以描述的形式,再以调整介入判别机制为原理设计观测器,以指标拓扑信息网作为系统的指标缓存库,然后效仿人工免疫机制构想自适应控制器,最终实现在线监测物流运作对象,并根据观测到得系统状态输出结果来分阶段、分步骤、有标准、有秩序地调整在线监测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