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1章医用钛表面微/纳米结构的构建目的采用水热法,在Ti表面构建不同的微/纳米形貌,以研究不同微/纳米形貌对细胞行为的调控。方法混酸预处理钛片,采用水热法在Ti表面构建Mg-Al-LDH薄膜。通过调整反应液Mg(NO3)2、Al(NO3)3和尿素的浓度,在钛表面构建出不同的微/纳米形貌。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样品形貌,X射线衍射仪(XRD)检测薄膜的物相组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样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章医用钛表面微/纳米结构的构建目的采用水热法,在Ti表面构建不同的微/纳米形貌,以研究不同微/纳米形貌对细胞行为的调控。方法混酸预处理钛片,采用水热法在Ti表面构建Mg-Al-LDH薄膜。通过调整反应液Mg(NO3)2、Al(NO3)3和尿素的浓度,在钛表面构建出不同的微/纳米形貌。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样品形貌,X射线衍射仪(XRD)检测薄膜的物相组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样品化学成分和化学状态,视频接触角测量仪检测样品表面润湿性能,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检测样品离子释放。结果SEM结果显示,水热处理的Ti表面呈现均匀的纳米叶(Nano)、微米片(Micro)和微/纳米混合(MN)结构。微/纳米结构样品元素和物相组成相同。与Ti样品相比,Nano样品水接触角显著降低,MN样品与Ti样品接近,Micro样品水接触角明显提高。ICP结果表明,Nano样品Mg2+、Al3+释放量最低,MN样品次之,而Micro样品Mg2+、Al3+释放量最高。结论三组微/纳米结构样品中,Nano样品具有最好的亲水性,Mg2+、Al3+释放量最低,而Micro样品疏水性较强,Mg2+、Al3+释放量最高。第2章医用钛表面微/纳米结构对巨噬细胞免疫反应的调控目的探究Ti表面不同微/纳米形貌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M1/M2极化和免疫反应的调控方法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接种在不同样品表面进行培养。采用alamarBlueTM试剂盒检测样品表面巨噬细胞的增殖情况,SEM观察样品表面巨噬细胞的形貌,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M1/M2极化状况,ELISA检测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的释放量,实时定量PCR(RT-qRCP)检测样品表面巨噬细胞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微/纳米形貌样品对巨噬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Nano样品表面巨噬细胞呈梭形,伪足少;Micro、MN与Ti样品表面巨噬细胞形貌相似,均呈球形,伪足多。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Ti样品相比,Nano样品能够显著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MN样品可以同时促进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Micro则能促进M1型巨噬细胞极化。ELISA和PCR结果显示,与Ti样品相比,Nano样品能够促进巨噬细胞抑炎基因高表达,抑制炎症基因表达,促进抑炎因子合成与释放;MN样品次之;Micro则能促进巨噬细胞炎症基因表达,抑制抗炎基因和抑炎因子释放。结论Ti表面微/纳米形貌可调控巨噬细胞免疫反应。三组样品均可以促进巨噬细胞活化,且形貌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大于Mg2+、Al3+释放的影响。Nano样品可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炎症反应;Micro样品则促进M1型巨噬细胞极化,增强炎症反应;MN样品由于其特殊的形貌可同时促进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第3章医用钛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免疫成骨性能研究目的研究不同微纳米结构的成骨性能及其通过调节巨噬细胞免疫反应对BMSCs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建立(间接)共培养模型,收集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采用ALP染色试剂盒和ALP试剂盒检测BMSCs的成骨分化情况,RT-PCR检测样品表面BMSCs成骨基因BMP-2、OPN和OCN的表达。结果单独培养时,与Ti样品相比,Micro样品可促进BMSCs的成骨相关基因表达,Nano与MN样品无明显促成骨分化作用。各样品表面BMSCs的ALP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条件培养基培养时,Nano样品表面巨噬细胞所分泌产物能够明显促进BMSCs成骨分化,ALP表达量和成骨相关基因(BMP-2、OPN、OCN)表达水平最高;Micro样品表面巨噬细胞所分泌产物也可促进BMSCs成骨相关基因表达,但ALP表达量与MN、Ti样品无显著性差异;MN样品无明显促成骨分化作用。结论样品表面微米形貌(Micro)可促进BMSCs成骨分化。M2型巨噬细胞分泌产物能够促进样品表面BMSCs成骨分化。
其他文献
目的与单纯经皮肾镜手术相比较,本研究旨在探讨PCNL联合RIRS手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8年6月~2020年9月期间收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泌尿外科的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资料,并将其分成双镜联合治疗组20例和经皮肾镜治疗组20例。其中,经皮肾镜治疗组采用单纯经皮肾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双镜联合治疗组采用超声定位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
目的以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其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的水平及相关临床指标,探讨各指标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分析CTRP1与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之间相关性,为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采取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宁夏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就诊的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按照不同空腹血糖水平由低到高进行分组,
目的本临床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一个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中分析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oppler echocardiography,DE)测量的肺动脉压(PAP),右房压(RAP),右房面积(Right atrium area,RAA),三尖瓣反流压力梯度(tricuspid regurgitation pressure gradient,TRPG),肺血管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生长激素以及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对包括心脏损害、高血压、糖代谢异常三种肢端肥大症继发性损害的影响性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心脑血管病医院神经外科及内分泌科的肢端肥大症病理50例,探究年龄、性别、病程、随机生长激素水平、OGTT试验生长激素谷值、生长激素累积效应等因素对肢端肥大症继发性心脏损害、高血压、糖代谢异常的影响。结果在50例病例中,其中男性29例(5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蛋白质水平的影响及其对术后快速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肛肠科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5例,年龄25~75岁,ASA分级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TEAS组(T组)和假刺激组(S组)。T组患者在术前1天于合谷(LI4)、内关(P
目的观察前锯肌平面阻滞、竖脊肌平面阻滞、胸椎旁神经阻滞三种神经阻滞方式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共纳入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组)、全身麻醉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组)、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C组)四组,每组20例。在全麻诱导前30min,S组、E组和
目的三叉神经鞘瘤是颅内第二常见的神经鞘瘤,目前对肿瘤的完整切除及手术预后的控制仍是治疗它的难题。通过本研究可以在肿瘤的分型、手术入路及预后等方面更好地认识三叉神经鞘瘤。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至2020年间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附属心脑血管病医院的18例诊断为三叉神经鞘瘤的患者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我们按照肿瘤的起源将其分为神经节型(M型)、周围型(V型)、神经根型(P型)三大类。对他们的临
目的对吴忠市扁担沟镇辖区内21个自然村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该地区高血压的控制率,探讨并分析血压未控制的原因,以期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收集截止2019年12月1日前吴忠市扁担沟镇农村地区确诊为高血压病的1682例患者,经过12个月规范化管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并探讨分析影响血压控制率的相关因素及其与SF-12量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
目的研究使用一种辅助通道工具,切除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并同时和传统开放手术方法对比其优缺点。方法通过收集与筛选病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神经外科2015-2019年符合条件的50名患者,其中通过辅助通道方法接受手术的有21名,传统开放全椎板切除肿瘤切除方法有29名,两组病人一共纳入胸椎24例,腰椎26例。通道组使用管状牵开器辅助系统和手术显微镜,开放组使用传统
目的探讨自噬在高糖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本实验体外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 End.3),分为正常培养基对照组(简称Control)、正常培养基氧糖剥夺/复氧组(简称NG)、高糖培养基氧糖剥夺/复氧组(简称HG)、高糖培养基氧糖剥夺/复氧加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组(简称HG+3-MA)及高糖培养基氧糖剥夺/复氧加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组(简称HG+RAPA)。其中NG组正常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