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VEGF、MMP-9和CD44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表达水平及mi RNA表达,从分子水平上初步认识VEGF、MMP-9、CD44和mi RNA与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之间的关系,为恶性胸腔积液的形成机制及诊断提供部分实验室依据。方法:1.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技术,分别检测VEGF、MMP-9和CD44在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25例和非癌性胸腔积液16例两组标本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NSCLC不同淋巴结分期、病理分型的相关性,以及三个指标的表达在肺癌伴MPE中是否具有一定的联系。2.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别检测恶性胸腔积液和良性胸腔积液各1例标本的基因谱表达,利用微阵列分析筛选出差异显著的mi RNA,同时运用荧光定量PCR法对目的基因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1.VEGF、MMP-9和CD44在恶性胸腔积液和良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恶性胸腔积液中,VEGF、MMP-9和CD44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而在良性胸腔积液中三个指标无相关性。在不同病理分型中,VEGF、MMP-9和CD44在肺腺癌的表达水平高于肺鳞癌(p<0.005)。不同淋巴结分期中,VEGF、MMP-9和CD44在N3期的表达较N2期均有一定的增高趋势,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2.良恶性胸腔积液基因谱表达的mi RNA微阵列分析得出,表达差异在2.0倍以上的mi RNA有312种,其中表达上调的有216种,表达下调的有96种。对其中表达差异显著的mi RNA-423、mi RNA-486运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验证,各目的基因的熔解曲线均为单一峰,扩增特异性较好,恶性胸腔积液中mi R-423的相对表达量下降,mi R-486的表达则增高。结论:1.VEGF、MMP-9和CD44在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增高;与MPE的形成密切相关;与病理分型、淋巴结分期存在一定相关性。三个指标的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及病理分型、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基因检测,表达差异在2.0倍以上的mi RNA有312种,表达上调的有216种,表达下调的有96种;其中mi RNA-423、mi RNA-486在肺癌伴MPE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为MPE的形成机制提供部分实验室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