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加的现状下,分析我国的能源消费大省——河北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搜集数据对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表明: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费存在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并存在着能源消费结构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2002-2007年河北省的能源消费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人均能源消费足迹远远大于人均生态承载能力,且生态赤字呈逐渐恶化状态,表现出显著的不可持续性。其次,论文在政治、经济、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对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进行了动因分析,重点分析了经济因素中的能源价格机制对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电力与石油是替代品,且替代性较强;煤炭与石油长期是互补品;电力与煤炭长期是互补的,且互补性较强。与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河北省的能源价格有一定程度扭曲,其能源市场机制还不是很健全。最后,在现状分析和动因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要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下,采取“政治调控、建立能源储备制度、完善经济手段和鼓励科技进步”等措施,以实现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对河北省的能源足迹进行了计算,并结合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得出河北省能源消费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即生态环境不足以支持能源的过量消费,表现出显著的不可持续性;(2)经过计量分析得出河北省能源间的替代互补关系,为河北省能源市场机制的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