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tzer的FLS巡天:中到远红外光谱能量分布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826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红外观测的意义,河外天体在中远红外不同发射成分的能谱性质,星系核活动性对中红外连续谱的影响;回顾了星系红外光谱能量分布的观测和理论方面研究,及星系光学光谱分类方法和历史。 论文介绍了SPITZER红外空间望远镜和SDSS光学光谱巡天。把SPITZER首次河外星系巡天天区(the main extragalactic field of the Spitzer First Look Survey)和SDSS光谱巡天交叉,我们得到了315个具有光学光谱的河外红外源(星系和类星体)。对SPITZER中红外五个波段(3.6,4.5,5.8,8.0,24μm)进行处理,结合Frayer。给出的70,160 μm测光值,得到了样本的中远红外光谱能量分布。并利用SDSS光学光谱的发射线流量把样本源进行了光谱分类。 对分类的样本星系和类星体的红外光谱能量分布,我们做了光谱能量分布拟合和比较,得到如下结论: (1)类星体有近到中红外的幂律连续谱,与活动星系核模板NGC5506一致。它的幂律连续谱使得其很容易在中红外与其它星系区分开来。 (2)吸收线星系的中红外光谱能量分布由老年恒星星族主导,尘埃发射很少,能够很好地符合13 Gyr恒星星族模板。 (3)HII星系,LINER,混合型星系,甚至Seyfert 2能够很好地被Dale单参数(α)尘埃模型加13 Gyr老年星族模型联合拟合。α值可以描述星系恒星形成活动性,统计显示尽管绝大多数样本星系α值比较大,比较宁静,但是α值分布和中红外颜色显示HII星系比其它两类星系更活跃。 (4)SINGS(Dale et a1.2005)样本不同形态星系的α分布显示,星系的活动性与哈勃形态或者棒的存在相关。 统计表明不同的光谱类型星系存在不同的中到远红外性质,但是我们不能从单个中远红外光谱能量分布区分它的光谱类型。由于有70或160 μm的源数目较少,并且有7σ探测极限,我们还需要更大的、更完备的样本做进一步分析。
其他文献
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的研究是目前河外天体物理学的热门研究领域。通过研究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及其随环境变化的规律,有助于我们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基于越来越先进的观测技
观测表明,银盘不同的中子俘获元素丰度随金属丰度变化有不同的趋势。研究银河系恒星的形成机制、演化过程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是我们理解其他星系恒星形成及演化过程的一个重
系统地探测和分析高红移星系,是我们研究宇宙演化和星系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哈勃空间望远镜依靠其超高分辨率和探测效率,在探测暗弱的天体特别是高红移星系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
本文采用准经典的力学模型研究准经典自旋粒子在弯曲时空中的运动。在所采用的准经典力学模型中,自旋的自由度是由具有反对称性的Grassmann坐标来定义的,而所指的准经典粒子则
相对论气体研究是多年来人们关注的课题,在等离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方面有重要地位。玻尔兹曼方程的Marle模型建立之后,科学工作者做出了很多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中我们首
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简称AGN),有明亮的致密核区,在射电、光学、X射线波段存在偏振的非热致连续辐射,存在强的原子和离子发射线,具有比正常星系更强的发射高能光子
以往对Lyα森林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中低分辨率光谱,谱线混合较严重,所以进行高分辨率光谱的研究很有必要.该文采用19个中高红移类星体的高分辨率光谱数据来研究Lyα森林的接近
Blazar是活动星系核的重要子类,是天体物理中光度最大、光变最剧烈的天体。光变是blazar的显著特征之一,研究blazar的光变资料、探索光变周期性是了解其几何学、动力学、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