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牙周炎患者血浆内毒素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脂多糖(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间连接蛋白VE-cadherin表达及细胞增殖和调亡的影响,探讨血浆牙周炎致病菌内毒素在牙周炎患者罹患冠心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于2012年5月-7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干部保健科进行体检的1089人中,选取牙周炎患者201人,并根据是否存在冠心病将其分为病例组(牙周炎合并冠心病)和对照组(牙周炎不合并冠心病),同时纳入43例健康查体对象设为空白组。通过鲎试剂动态浊度法与ELISA法分别测定血浆内毒素及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并根据血浆内毒素四分位数将病例组人群进一步分成Q1组(>0%且≤25%)、Q2组(>25%且≤50%)、Q3组(>50%且≤75%)和Q4组(>75%且≤100%)。同时,对全部纳入对象中的男性和老年(年龄≥65岁)亚组人群分别进行了进一步相关研究。2.实验研究:在体外将P.g菌LPS与HUVEC共培养,根据P.g菌LPS浓度分为空白对照组、10pg/mL组、50pg/mL组、100pg/mL组及1ng/mL组。分别培养2h、6h、12h及24h后,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V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培养28h后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及凋亡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激活情况。结果:1.在全部入选研究对象中,3组人群的年龄、内毒素、收缩压(SBP)、总胆红素(STB)、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病例组人群中,舒张压(DBP)、LDL-C及STB在血浆内毒素水平四分位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DL-C随内毒素水平升高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血浆内毒素与TC和LDL-C之间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438、0.457,P均为0.000),校正年龄因素影响后,它们之间仍然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349、0.423,P分别为0.003、0.000)。血浆HCY及内毒素水平增加、年龄增长和舒张压升高可能是牙周炎患者罹患冠心病的促进因素,而女性性别优势可能是其抑制因素。2.在男性亚组中,3组人群的年龄、内毒素、SBP、DBP、STB、Hey、TC、LDL-C、VLDL-C、HDL-C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病例组人群中,不同血浆内毒索水平四分位组间ST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内毒素与TC和LDL-C之间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427、0.452,p均小于0.000),校正年龄因素影响后,它们之间J仍然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361、0.454,P分别为0.006、0.000)。血浆Hcy及内毒素水平增加和年龄增长可能是促进男性牙周炎患者罹患冠心病的影响因素,而血浆Fbg水平增加可能是其抑制因素。3.在老年亚组中,3组人群的年龄、内毒素、SBP、STB、Hcy、TC、LDL-C、 HDL-C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老年病例组人群中,STB和DBP在血浆毒素水平四分位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内毒素与TC和LDL-C之间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418、0.443,P均小于0.000),校正年龄因素影响后它们之间仍然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320、0.399,P分别为0.008、0.001)。老年牙周炎患者罹患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可能是血.浆Hcy及内毒素水平增加,而其抑制因素可能是女性性别优势。4.浓度为1ng/mL时,P.g菌LPS能以时间依赖方式下调HUVEC细胞V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100pg/mL浓度的P.g菌LPS仅在处理24h后才表现出上述下调作用;而10pg/mL和50pg/mL浓度的P.g菌LPS对HUVEC细胞V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5. HUVEC细胞增殖活力在10pg/mL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和caspase-3激活程度在这两组间也没有明显差异;50pg/mL组、100pg/mL组和1ng/mL组HUVEC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10pg/mL组(P<0.01),并且随着P.g菌LPS浓度增加,HUVEC细胞增殖活力逐渐减低,而HUVEC细胞发生凋亡及caspase-3激活程度却逐渐增加。结论:1.血浆中牙周炎致病菌内毒素水平增加可能是促使牙周炎患者罹患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并且牙周炎致病菌内毒素可能是通过与血.浆TC、LDL-C和Hcy及年龄增长等因素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2.牙周炎主要致病菌P.g菌脂多糖可能是通过抑制HUVEC细胞增殖和诱导HUVEC细胞凋亡的机制,直接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3.P.g菌LPS可能不是通过直接影响HUVEC细胞VE-cadherin表达的途径增加内皮细胞间通透性,以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4.P.g菌LPS可能是通过激活caspase-3途径诱导HUVEC细胞产生凋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