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学生汉语敬语使用偏误分析与教学研究 ——以日惹崇德三语国民学校为例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好汉语不仅要掌握汉语使用的相关知识,而且要了解汉语中所包含的丰富中华文化内涵。对汉语非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而言,学文化比学语言知识难度更大,在非汉语语言环境下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更是一种挑战。本文将重点讨论印尼学生在本土学习汉语过程中所产生的敬语使用的各种偏误,分析讨论其产生的语言与文化原因,并尝试进行面向印尼学生的汉语敬语教学设计。为达到本文的研究目标,笔者进行了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首先,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敬语进行梳理,从而得出了该词典收集了三百多个敬语,其中是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常使用的敬语。为了确定对印尼汉语学习者对于汉语敬语的了解和把握的情况,笔者在借鉴前人对敬语的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将《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敬语和《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敬语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比较分析,确认了使用频率最高的敬语。其次,笔者对在印尼汉语教学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五套教材进行梳理,详细分析了这些教材中的敬语的出现与使用情况。其三,笔者以印尼日惹崇德三语国民学校学生汉语学习情况为例,调查学生们对使用频率较高的敬语的任认知情况,并探讨了产生敬语使用偏误的原因。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导致学习者敬语使用偏误的因素有:一、母语负迁移,含着敬意的某些汉语词语,印尼语里不一定含敬意;二、目的语负迁移,由于汉语水平还不到一定程度,学习者使用不含敬语的词语来称呼长辈、身份地位高的人;三、文化负迁移,汉语和印尼语表尊敬的方式有异同,对于专属于汉语表尊敬的方式,印尼学习者就容易出现敬语使用偏误。针对敬语使用偏误与对印尼汉语敬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材、教师、学习者三个方面都有可以改善的地方,主要是进行情景教学和使教学内容接近于学习者的生活。许多学者认为,教师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对汉语敬语教学的不重视,但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不是如此。汉语敬语比其他语言知识点的难度大,而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是由易到难,因此汉语敬语教学排在其他语言知识点教学的后面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为了能使汉语语言知识点和汉语敬语教学能同时并进地进行,笔者认为利用对印尼汉语教学综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是最佳的办法。本文根据印尼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敬语中产生偏误的具体分析,尝试进行适合于印尼汉语教学模式的综合课形式的敬语教学设计,以期达到使印尼汉语学习者更加深入、准确地把握汉语敬语的具体运用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其汉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已超过1270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日益强大。凭借其变化的努力有关其经济,中国更多的以成熟的高科技及产业部门为目标。德国作为欧洲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是中国投资的最佳目标。小到中等规模的企业被看作是德国经济的引擎。受大量近期在德国并购活动的启发,该论文笔者试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都在考虑中国投资者的股权来源。设想笔者认为自主化水平理所当然以及文化和行为相似之处保持近期的增
学位
学位
在音乐欣赏中,人的听觉系统在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下而触发视觉系统共鸣,并在头脑中产生出某种画面(或场景)的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之为“音画通感”。在小学音乐欣赏中让学生“音画通感”,就是利用音乐与绘画的“通感”效应,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去理解音乐,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首先对“通感”的概念进行阐释,分析得出音乐与绘画作为视听通感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存在着“通感”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音乐与绘画的关系、以及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近年来,“巨婴”一词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并引起社会广泛热议。针对这一社会问题与现象,课题通过文献检索、案例分析、比较研究、创作实验等方法,在社会调研与分析基础上,学习借鉴相关“巨婴”研究理论与设计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基于“巨婴”现象的视觉设计表现研究。课题系统阐述了“巨婴”现象在社会中的各种表现、心理基础与典型特征,从家庭、学校、文化与社会四个方面寻找“巨婴”现象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希望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