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分布式多能联供系统能量匹配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东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fgghh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多能联供系统作为一种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增加电力供应的新型能源利用方式,在国外能源利用领域已有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建筑面积不断扩大,带来了较大且稳定的冷热电负荷需求,因此极大促进了我国分布式多能联供系统的发展,同时小型分布式多能联供系统具有适应性更强、安全系数更高以及布置更加灵活等优点,有广泛应用前景,开展小型分布式多能联供系统运行参数以及能量转化特性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扩大我国对分布式多能联供系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应结果如下:(1)设计以10 kW内燃机为动力机的小型分布式多能联供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动力子系统输出电能的同时产生余热;制冷子系统提供冷量满足用户冷负荷需求;余热回收子系统通过改进内燃机封闭式水冷系统回收冷却水余热,设计加工烟气热水型换热器回收烟气余热;冷、热、电负荷子系统用于模拟用户负荷需求;最后完成分布式多能联供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确定管道尺寸及循环水泵,完成小型分布式多能联供系统的设计。(2)依托10 kW小型分布式多能联供系统,开展内燃机不同负荷率下的热电联供、冷电联供、及冷热电三联供多种工况运行实验,分析的主要运行参数特性有以下几点:内燃机油耗、排烟温度、水箱温度等基本参数随输出功率改变时的变化特性,以及内燃机输出余热量、热功比的变化特性;环境温度、出口水温对制冷机运行性能的影响;多能联供系统最大供冷量、最大供热量以及不同工况下输出能间的匹配转化特性。为优化系统运行,研究中还进一步分析了燃料的高、低位热值对一次能源利用率的影响;冷却水温度对内燃机发电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内燃机油耗、排烟温度、余热量、热功比等变化幅度较大,水箱温度、冷却水余热占比等基本稳定;环境温度及出口水温均对制冷机性能有较大影响;采用不同热值分析一次能源利用率结果相差较大;提高内燃机冷却水温可有效提高内燃机发电效率。(3)为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出一种DCCHP低温烟气余热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实现了排烟余热的深度回收。采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以低温烟气作为空气源热泵的低温热源,构建耦合系统,并详细分析了系统关键部件和评价指标;同时以10 kW小型分布式多能联供系统为例,对该耦合系统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显著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热泵COP,同时解决了冬季寒冷地区热泵机组蒸发器结霜、低温环境下运行性能差等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牛骨形成蛋白 (b BMP)对离体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 (PDL C)的 DNA合成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情况。方法 :培养的第 7代 PDL C分成对照组和 BMP作用实验组 ,以含 1% FBS的
枣树进行适当的整形修剪,形成与栽植密度相适应的树体大小和合理的冠层结构,既能使树冠内通风、光照状况良好,提高产量,又能尽量减少由于树冠庞大而增加的无效蒸腾耗水量,进
有关空间几何体的计算,是历年高考中命题的重点和难点,几乎每年都考,考查题目巧妙、灵活、新颖.……
期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本文简要介绍了将成本控制与采购集成后的设备管理特点,阐述了炼化企业实施设备管理系统的重要性。通过详细分析兰州石化未上市的设备管理业务需求,提出了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的
目的:了解一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预防此类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对就餐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呕吐物、肛拭子样品及可疑食物进行致病菌培养分离实验。结果:为一起由副溶血性
本文在苛刻环境腐蚀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钛合金钝化膜的原位电化学测试分析,结合钝化膜/溶液界面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钛合金管材钝化膜的界面特性。腐蚀试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农村金融体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它对破解“三农”问题将发挥十分关键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的对比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7月-2017年10月医院重
沈尹默的新诗创作不仅体现了“五四”文学转型期的话语体系,同时为新诗秩序的建立做出了贡献。然而为了确立“新诗老祖宗”胡适的地位,却被从历史的躯体上剔除,消解。重新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