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腺癌裸鼠模型近红外荧光成像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裸鼠皮下微小移植瘤的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表现及近红外荧光成像动态监测活体移植瘤的治疗疗效。   方法:应用小动物分子成像仪和非特异性探针对20只裸鼠进行近红外荧光成像,检测肿瘤早期生长情况、肿瘤大小及荧光强度。人乳腺癌皮下移植瘤裸鼠20只,随机分4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5-氟脲嘧腚、环磷酰胺及联合用药,每隔3天行近红外线荧光成像一次,统计分析瘤体积变化,监测和对比治疗疗效。   结果:20只人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成像清晰,成像瘤体的平均径线为3.749mm×2.583mm,平均体积为16.018mm3。通过近红外线荧光成像测量采集得到的荧光强度,进行配对t检验(α=0.01),统计分析得到t=48.573,P=0.000<0.01,则瘤体处与其对称部位荧光强度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近红外线荧光成像动态监测药物治疗疗效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效果最佳,抑瘤率为54.22%。   分别使用卡尺和荧光测量肿瘤体积大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扣除药物分组和动物区组的影响后,卡尺测量与荧光测量结果间差异不显著F=5.336,p=0.096>0.05,。而卡尺测量各组间结果显示F=6.214,p=0.030<0.05,荧光测量各组间F=5.326,P=0.023<0.05,说明不同处理组间、区组间差别显著。   结论:近红外线光学成像具有敏感性高的优点,可以早期监测到微小肿瘤及准确的测量移植瘤大小,是常规影像诊断技术难以达到的,为超早期诊断乳腺癌及对其相关研究提供一个直观、方便、灵敏和可靠的平台。近红外荧光成像可以从影像学角度动态监测不同药物的治疗疗效,对于指导临床用药、降低药物毒性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地区乳腺癌患者血清钙、维生素D水平及组织中VDR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其与乳腺癌及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2月至2009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1985和1986年收获的试验中,冬小麦品种及品系产生的61个F_1杂种的籽粒产量平均比高亲增加5.9%。1986年的试验中,430个杂种F_1的产量平均比高亲增加3.6%。在430个杂种的诸性状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疗效,临床相关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以及老年患者对于放疗反应的耐受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年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