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晶体光纤和波导的特性及其应用-超平坦色散,偏振束分裂和单向透射性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8674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字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特性,含有缺陷结构的非线性光子晶体波导的单向透射性,以及它们在器件设计上的应用。  首先利用平面波展开法,系统地研究了一种具有混合纤芯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结构参数,这种新型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在通信窗口1.55μm附近可以获得带宽超过800 nm的超平坦色散区域(色散曲线的变化范围不超过±0.6 ps·km-1·nm-1)。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束分裂器。不同于其它设计,这里我们采用了椭圆形空气孔的结构,能够大大地加强光纤本身的双折射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通信波长1.55μm处,这种偏振束分裂器具有较短的分裂长度(1.651mm)和较高消光率(–20 dB)的优点。在此通信窗口附近,消光率高于–12 dB的带宽可以达到50 nm。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纤芯区域的掺杂能进一步缩短器件的长度,这对实现器件的高容量和超小型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们利用时间耦合模理论,研究了含有缺陷结构的非线性光子晶体波导的单向透射性,重点放在通过缺陷耦合提高单向透射的对比度上。虽然全光器件的单向透射性的物理本质来源于结构的非对称性和光学非线性效应,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基于光子晶体缺陷结构的器件最大透射对比度主要依赖于缺陷的线性耦合效应,如:耦合导致的频率分裂、频率失谐量的最高阶次数等。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实验均显示,通过光子晶体缺陷耦合能大大提高单向透射性,这对今后基于光子晶体的全光二极管的开发、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反挤压成形是有色金属、钢铁材料生产与零件成形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金属塑性成形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80年代以来,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在金属塑性成形方面获得了越来越
期刊
高强高导电Al2O3/Cu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其制备方法主要为内氧化法和粉末冶金工艺路线,这些都存在着工艺复杂、成本昂贵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