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6年以来,我国钢铁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钢铁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导致铁矿石需求和生产的迅猛增长,铁矿石生产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从2003年起,成为世界进口铁矿石最多的国家,2007年铁矿石进口量高达3.83亿吨。2008年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再次上涨65%,使本已在高位运行的铁矿石价格再次大幅攀升。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以抑制部分行业的过快发展,减缓钢铁生产的增长,但是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对钢铁产品的需求还将继续增加,钢铁工业还将继续发展,铁矿石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扭转。我国高品位的优质铁矿资源逐渐枯竭,随之而来的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大幅提高,迫使我们必须以战略性的眼光,有预见性地开发潜在的铁矿资源。我国铁矿石的主要特点是“贫”、“细”、“杂”,平均铁品位32%,比世界平均品位低11个百分点。我国97.5%的铁矿石需要选矿处理,并且复杂难选的红铁矿所占比例较大(约占铁矿石储量的20.8%)。在这种情况下,开展难选低品位铁矿石的选矿关键技术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吉林临江难选铁锰矿(又名羚羊铁矿石)石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采用正浮选、反浮选、磁选、焙烧磁选等多种工艺时各种试验条件对该铁锰矿石分选效果的影响,并着重研究了采用焙烧磁选工艺时,磁化焙烧温度、不同焙烧粒级、焙烧时间、还原剂种类和添加量等条件对焙烧磁选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临江铁锰矿石的正反浮选试验结果均不佳,铁矿物不能得到有效分离;用焙烧磁选方法处理铁锰矿石可得到符合要求的铁精矿,即焙烧—磁选是处理临江铁锰矿石最有效的分选工艺,当磁化焙烧温度为750-800°C,焙烧时间为40-120min,实验室获得了铁精矿品位最高达到67%的产品;以河北丰宁丰东煤矿次烟煤为还原剂时,煤的适宜填加量为8%,可以获得铁精矿品位58%以上,回收率70%以上的较理想指标;分级焙烧试验结果表明,粗粒级(-20mm+12mm)矿石焙烧时可获得品位为56.32%,回收率为96%的分选结果,比中、细粒级矿石焙烧磁选相比效果更好,采用粗粒级焙烧是处理临江铁锰矿石的适宜方案。上述研究成果为高效合理利用吉林临江难选铁锰矿石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