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细胞显微镜波前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网细胞显微镜系统采用自适应光学技术来调整人眼的波前像差,获取理想的视网膜细胞图像。波前探测作为自适应光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波前探测器实时测量人眼的波前像差,再用波前复原算法计算出波前相位,为波前校正提供准确的信号。本文研究了几种常用波前探测技术,比较了其优缺点,选择了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器作为视网膜细胞显微镜的波前探测部分。研究了哈特曼-夏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其探测误差的来源,研究如何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来提高哈特曼-夏克波前探测器质心探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阈值选取算法,考虑了光斑点的大致形态,设计了一个形态滤波器,该滤波器具有较高的效率,可以获取与常规阈值方法相比更合适的二值化灰度图的阈值,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同时在质心计算的过程中,改进优化了一种质心探测窗口自动确定方法,运用数学和几何知识首先确定光斑图片的六边形,再确定圆心,通过标准光斑位置的坐标来确定探测窗口。本方法确保了探测窗口确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减小了背景噪声对质心计算的影响,提高了质心探测精度。采用了VC++6.0开发了波前探测软件,并集成到视网膜细胞显微镜控制软件中。
其他文献
心脏病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其发病机理复杂,而且临床积累经验有限,医学上需要进行大量实验研究,如果以人或动物本身作为心脏病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装配是制造过程中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制造环节之一。装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装配信息,所记录的装配信息在归档时会形成各种不同结构的表格文件-装配履历表。在装配履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地外小行星的探测日益频繁和深入。小行星软着陆技术是小行星探测的一项关键技术。地面站与探测器之间的通信时延,使自主光学导航方式成为小行星着
针对目前紫外光学显微镜的测量值无法直接溯源至国际长度基准SI单位的问题,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正在研制的紫外光学显微镜微纳线宽标准测量装置中位移溯源及线宽测量技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