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协议分析及网络模型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rykapn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场总线是一种工业自动化和分布式过程控制网络通信中现场级的工业网络。使用现场总线网络通信的现场设备产生两种类型的数据:周期性的和非周期性的,非周期性通信分为:紧迫性的和宽松的。不同类型的数据具有不同的实时性要求。  文章重点研究了现场总线网络的带宽分配问题。首先,对现场总线标准草案提出的两种非周期性带宽分配算法进行建模、仿真,并且制定出一套网络性能指标以及性能分析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出两种算法分别存在一定的缺陷。  作者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周期性带宽分配算法,对其进行建模、仿真,通过相同的性能分析方法,其结果证明了新的算法更能提高网络性能。其次,提出一套现场总线网络带宽分配的数学模型,实例分析验证了此模型不仅可以满足时间紧迫性和周期性数据的实时传输需求,而且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网络带宽资源。 本文在Windows NT4. 0操作系统下,基于C++Build软件开发平台上,利用多种技术,完成了协议算法的实现,并且实现了系统兼容多现场总线协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满足了客户的要求。 Internet快速发展促使了现场总线系统与IP网络互连的趋势。网关是一种通过客户端-服务器的通信方式,为客户提供现场总线数据的集中访问点,同时,为现场区域网络提供一个抽象的接口。文章比较了几种LAN和现场总线网关之间的通信协议,总结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可为本项目以后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有效的协作工具,视频会议特别是基于IP的数字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是一个世界性热点。从视频会议系统架构来看,主要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目前基于H.323协议的
短波通信在现代通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远距离通信方式。作为短波通信系统的一部分,短波信道特性的研究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短波信道属于典型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使用的接入网络类型、带宽等网络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用户的通信需求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电信业务,而是从单一的语音通信向多媒体通信发展,从
近年来,随着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无线移动业务的开发与发展,移动用户对于高速无线数据传输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需求量越来越大。有限的频谱资源更显不足,在第三
近年来,严重缺乏可用频谱的现状促使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可以更灵活方便使用无线频谱的通信方法,而认知无线电技术则是新兴的一种备受瞩目的通信方式。在认知无线网中,主用户的可用
智能运输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把先进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等与行政管理手段结合,达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本文以海上舰船与舰船、舰船与直升飞机之间的超短波视距通信为背景,对超短波通信系统进行仿真与研究。文章详细分析了超短波海面无线通信信道的特点,无线信道的主要参数及
计算机技术与测试测量仪器技术的结合,出现了新的测试仪器——虚拟仪器。运用虚拟仪器技术能够达到共享硬件和软件资源,快速、方便地组建各种自动测试系统,并可以方便地利用计算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根据我国探月第二期提出的计划,进行月球车测控通信系统的设计。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深空探测的文献,确定出测控系统的整个组成结构,然后确定出整个系
目前,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控及分析,对于加强城市交通管理能力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实时地收集交通信息,通过视频检测的方法进行交通检测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