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 Zorb反应吸附脱硫过程及机理的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vide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都在制定更为严格的汽油标准来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而经济有效降低FCC汽油硫含量是我国汽油清洁化的重要途径和发展趋势。论文针对S Zorb工业装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因原料性质和硫含量波动导致脱硫效果和汽油辛烷值损失偏离设计值的问题,在实验室固定流化床反应器中开展基于S Zorb反应吸附脱硫过程及机理的研究,以探求FCC原料汽油性质对吸附脱硫效果及辛烷值损失的影响,为优化吸附脱硫工艺条件及进料组成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论文首先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建立了汽油辛烷值的测定方法,基于标准汽油样品库建立了PLS预测模型。结果表明:PLS模型对研究法和马达法辛烷值预测模型的最佳主因子数分别为4和5,对汽油样品辛烷值预测的误差在0.1个单位以内。  随后,论文分别以高桥石化和吉林石化FCC汽油为原料进行反应吸附脱硫效果考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自制吸附剂对高桥石化FCC汽油的脱硫效果优于吉林石化的FCC汽油。在反应吸附脱硫后,高桥石化和吉林石化FCC汽油的辛烷值分别损失0.43个和0.89个单位;自制吸附剂对高桥石化和吉林石化FCC汽油的吸附硫容量分别为6.22 mg/g和5.83 mg/g。  在此基础上,论文以硫含量均为200 ppm的不同类型硫的模型化合物为原料,研究了吸附剂对硫化物的吸附脱硫效果以及烯烃和芳烃对吸附剂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自制吸附剂对不同硫化物的吸附穿透硫容量大小顺序为:正丁硫醇>二甲基二硫醚>噻吩>苯并噻吩>3-甲基苯并噻吩。烯烃分子由于存在碳碳双键对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较大,且双键越多影响越大,苯环对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较小,在含量相同的条件下,1,3-环戊二烯对吸附剂脱硫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1-丁烯和1-戊烯。  最后,论文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对吸附剂Ni(100)、Ni(110)、Ni(111)三种晶面结构进行了优化,并计算了不同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能。结果表明:Ni(100)、Ni(110)、Ni(111)晶面的表面能分别为2.59 J/m2、2.24 J/m2和1.96 J/m2,Ni(100)表面能最高,其活性越大,越容易发生吸附作用。自制吸附剂对不同化合物的吸附能大小顺序为:氢气>噻吩>1-丁烯>甲苯,表明甲苯最容易吸附在金属Ni(100)表面上。
其他文献
部分甲基化β-环糊精以其独特的空腔结构、良好的溶解性及加溶能力,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工、农业领域.该文以硫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在两相系法与水系法比较的基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的研究.方法:我院于2008年1月2015年1月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成人胸椎结核患者128例,合并有脊髓功能障碍9例,Franke1分级C级2
会议
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 Wright)是我国特有的重要药用植物,其含有的薯蓣皂甙元是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环阿屯醇合酶(cycloartenolsynthase,CAS)是薯蓣皂甙
采用以量子化学ASED-MO(含原子对排斥的EHMO法)为基础的结构自动优化的EHTOPT法研究了四水硫酸锆和层状表面相锆基固体酸催化剂的结构、性能及酯化反应机理.首先构筑了合理的
不育基因的位置及其效应的估计,是远缘杂交不育性机理研究中应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远缘杂交中很大部分杂种的不育性是由染色体上一系列基因控制的,不育基因间常常存在相互作
该文采用6﹪HES、3﹪Gel三次沉降脐血细胞,其中白细细胞和CPU收率分别达到86﹪和92﹪95﹪和95﹪;之后再用1.077g/mL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使得所得分离液中白细胞比例达到93﹪,CPU回收率
相对于中原和江浙地区,福建的文化开发比较晚,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地理上的偏远和山水的阻隔无疑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在唐代以前,福建文化似乎一直乏善可陈,绘画亦然。至宋代
  背景:由于经后正中入路常规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较大,Wiltse等于1968年提出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的入路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椎弓根置钉方法,后因存在暴露不够充分、手术难度较
会议
在氯碱行业,存在着氯与碱的不平衡问题。Deacon反应是将生产过程中过剩的HCl氧化为氯气,以解决Cl2紧缺的问题。即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氯原子的利用效率。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联合钛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炎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2月~2014年12月对6例原发椎间盘炎、12例继发椎间盘炎经保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