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中极重要的一部分,永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群体之一,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的关注程度和期望值要比一般的同龄青年群体高得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44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其中“抖音”作为短视频平台的翘楚日活用户已突破2.5亿,且主要用户年龄在25-30岁之间,其次是24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在此背景下,研究聚焦短视频领域,依托议程设置理论和自我呈现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内容研究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法研究“抖音”短视频呈现的大学生媒介形象。研究选取“抖音”中1523条有关大学生的视频作为研究样本,通过NVivo11对视频进行质性分析,在视频分析过程中利用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得到不同主题视频的编码频次。通过研究样本发现,大学生在“抖音”中呈现出的典型形象有:青春美丽,外形出众;积极的就业者,艰苦的创业者;爱心助人的志愿者;丰富自身,热爱生活;认真学习,努力奋进;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出丑恶搞,刻意卖蠢;安全意识模糊。分析发现“抖音”中的大学生形象类型丰富,男女比例均衡,正面形象居多,但同时出丑恶搞和故意卖蠢的负面形象也占据一定比例。形象类型丰富且正面形象居多的原因是社会价值观、个人的自我呈现和媒介平台的把关、议程设置起到了作用,而同时个人休闲娱乐的目的和资本利益的驱使又导致搞怪卖蠢的视频占据一定比例。这样的媒介形象特征反映出大学生形象在呈现中存在着一定问题,即议程设置失衡和未对大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度关注,不过“抖音”中大学生形象的呈现也有成功之处,一方面“抖音”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打破了传统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大学生个体的个性。建构客观公正的大学生媒介形象至关重要,这关系到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更关系到社会价值观的导向,因此作为媒介应该科学设置媒体议程,作为学校应该在官方抖音号中发布多样的内容,作为大学生应该加强个人的媒介素养,为那些还未进入大学校园的青少年做好榜样,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